“我做了三重互锁设计。
1,L基因载体在5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必须持续吸收宿主细胞ATP供能,一旦脱离宿主超过10分钟,就会自动降解。
2,载体中有对臭氧敏感的RNA片段,暴露在空气中超过半分钟,就会自动降解。
3,载体接触到一种经过我基因编辑的胶原变体蛋白,也会自动降解。”
“等下我会给你们提供充足的样本,你们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随着陆云将自已的构思娓娓道来。
徐爱民院士等人再次被震惊了。
身为生物学界的大佬,他们很清楚,陆云提到的“两重保证”
和“三重互锁设计”
,技术难度都有两三层楼那么高,可是陆云轻松就将这些设计融入了L基因载体中,仿佛跟喝水一样简单。
这一刻,他们对陆云的科研天赋有了清晰的认知,那就是天才的思考,再加上天才的执行力!
而这两项能力,都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与此同时,他们也迫不及待的想要亲眼看到陆云研究出来的L基因载体,以及L基因载体的功效!
“陆云,能不能现在就给我们提供一些样本,我们想立刻开始验证。”
徐爱民院士面色和蔼的说道,此时此刻,他没有把陆云当成后辈来看待,而是……当做同辈。
虽然两人年龄相差悬殊,地位也相差悬殊,但是,科研之路,达者为先!
“当然可以。”
陆云点点头道,当王建国院士跟他说会带人过来做技术评估时,他就利用“绝对掌控身体”
的能力,制造了大量L基因载体-电鳗模块,放在低温保存的采样管中。
随即,陆云便将装有L基因载体的采样管取来,交给徐爱民院士。
然后,徐爱民院士将所有教授分成三个小组。
1组负责对L基因载体-电鳗模块的样本进行详细分析。
2组负责对头顶长出两个触角的小白鼠进行解剖分析。
3组负责用L基因载体对4只小白鼠做基因改造实验,全程观察记录。
在生物实验中,这些都是“苦力活”
,平时基本上都是这些教授手下的研究生来做,他们只需要发号施令。
但是此时此刻,这些教授干劲十足,抢着要干这些“苦力活”
。
“太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