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天然的消暑佳品
西瓜:天生的白虎汤
西瓜是夏季最具代表性的水果,多汁甘甜,有"天生白虎汤"之称。其性寒味甘,归心、胃、膀胱经,富含水分、葡萄糖、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能清热解暑、除烦止渴。西瓜皮也有清热解暑的作用,中医称之为"西瓜翠衣",可将其削去外皮,切成小块,炒着吃或做成凉拌菜,别有一番风味。不过,西瓜性寒凉,脾胃虚寒、糖尿病患者应适量食用。现代研究表明,西瓜中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哈密瓜:营养丰富的消暑果
哈密瓜同样是夏季消暑的好选择,其性凉味甘,归心、胃经,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c以及钾元素,能补充身体因出汗而流失的营养,帮助恢复体力。哈密瓜口感香甜,直接切块食用即可,也可将其与酸奶搭配,做成哈密瓜酸奶杯,美味又健康。此外,哈密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健康。
火龙果:清热润肺的膳食纤维宝库
火龙果分为红心和白心两种,性凉味甘,归胃、大肠经,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水分含量也较高。它具有清热润肺、润肠通便的功效,夏季食用能有效缓解因燥热引起的便秘问题。现代研究发现,火龙果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延缓衰老。此外,火龙果中的膳食纤维还能增加饱腹感,是减肥人士的理想水果。
三、健脾祛湿的饮食选择
1。
谷物类:健脾的基础食材
薏米: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
薏米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其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等多种功效。《本草纲目》记载:"薏米,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薏米可与大米一起煮成薏米粥,也可搭配红豆、芡实等食材,制成健脾祛湿的养生粥。不过,薏米微寒,孕妇及经期女性不宜大量食用。现代研究表明,薏米中含有丰富的薏苡仁酯,具有抗癌、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
山药:药食同源的典范
山药既是食材又是药材,其性温味甘,归脾、肺、肾经,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的作用。《本草纲目》称其为"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山药的吃法多样,可蒸着吃,保留原汁原味;也可切成薄片,与木耳、荷兰豆一起清炒,口感清脆;还能做成山药排骨汤,营养丰富。现代研究发现,山药中含有丰富的黏蛋白,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
芡实:水中人参
芡实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其性平味甘涩,归脾、肾经,具有健脾祛湿、益肾固精的功效。常与薏米、山药等搭配,用于制作健脾祛湿的食疗方。《本草经百种录》记载:"芡实,甘淡补脾,能涩能固,肾合藏精,故为封藏之本"。芡实较硬,烹饪前可提前浸泡数小时,煮粥或炖汤都很合适。现代研究表明,芡实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
2。
药食同源食材:增强祛湿效果
茯苓:利水渗湿的良药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可将茯苓打成粉,与面粉混合,做成茯苓馒头;也可用来煲汤,如茯苓白术猪骨汤,对健脾祛湿有很好的效果。《神农本草经》将茯苓列为上品,称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现代研究发现,茯苓中含有茯苓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陈皮:理气健脾的佳品
陈皮是成熟橘子的果皮经晒干或烘干制成,其性温味辛苦,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夏季食欲不振时,可用陈皮泡水喝,或在烹饪肉类菜肴时加入几片陈皮,既能去腥,又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本草纲目》记载:"橘皮,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现代研究表明,陈皮中含有挥发油、橙皮苷等成分,具有促进消化、抗炎等作用。
3。
酸味食物:开胃健脾
山楂:消食健胃的能手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的功效。夏季胃口不好时,吃几颗山楂或喝一杯山楂茶,能有效刺激胃酸分泌,增进食欲。但山楂含有大量果酸,空腹及胃酸过多者不宜食用。《本草纲目》记载:"山楂,化饮食,消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现代研究发现,山楂中含有山楂黄酮,具有降血脂、抗氧化等作用。
柠檬:生津止渴的美容果
柠檬富含维生素c和柠檬酸,其性凉味酸甘,归胃、肺经,具有生津止渴、开胃消食的作用。可将柠檬切片,用温水冲泡,加入适量蜂蜜调味,既能补充维生素,又能促进消化,还能美容养颜。现代研究表明,柠檬中的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美白肌肤、延缓衰老。
四、夏季饮食的烹饪与搭配技巧
1。
烹饪方式:以清淡为主
蒸煮:保留营养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