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吃个柿饼缓缓。”袁翰林递了块柿饼给正及其,他自己不知道吃了多少块了,觉得这柿饼甜而不腻,让人停不了口。
苏缨进屋又端了些红枣、板栗、核桃之类的干过,给每人倒了一杯茶。
()
“郑先生不用着急,先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吃点电信,中午就在我这里吃顿便饭再走吧。”
时间是早了,这时候赶回去也来不及吃午饭了,正及其和袁翰林对看了一眼,都微微点头。
“既然如此,就叨唠了。”郑基庆笑着说。
见他们答应下来,苏缨就转身回厨房去忙了,林达中午都是在学校吃饭的,因此午饭也就她和郑基庆、袁翰林、司机四个人。
她心里暗付,这顿饭不能做得太隆重正式了,看这两人平易随和,身上都没什么架子,出门的车对他们来说也是平常,可见这两人不爱招摇,弄得太隆重反倒会让他们看轻了自己。
她有心做得精细些,可是现在时间紧迫,又没人帮忙,老人们喜欢吃什么呢?她苦苦回忆父母公婆的口味,还是做的清淡简单一些吧,对老年人的身体也好。
|竹林儿手打,转载请注明|
第一百一十四章 贵客上门(四)
“小苏,你这花种得可真好。”郑基庆感慨道,苏缨忙着从厨房里端 出一道道菜肴。
“这么多名品,要花上不少钱吧?”袁翰林疑惑地问,她这院子里不 乏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名花,她一个小小的村支书哪来的这么多钱?莫 不是还有什么其他背景。
苏缨心下无奈,知道这样招摇定会惹人怀疑,“这些花其实不是我种 的,是我先生的一位忘年交,他有一个挺大的花场,种花可是一把好 手,但性子却是十分怪异,最讨厌和外界接触,我们夫妻两个和他交 情还不错。这些花全是从他花场里选出来的,由我们负责代卖,六四 分账,不过他也不是个在意钱财的人,我们两个也不是正儿八经的商 人,卖花也都是半卖半送。”
这个谎言用了无数次了,她说起来眼都不眨一下,越说越真,搞得她 自己都要相信有这么一位世外高人的存在了。
“世上竟然还有这样的奇人奇事?”袁翰林还是有些不相信。
“他文革的时候受到冲击,家破人亡,所以脾气有些不大好。”苏缨 帮作惋惜地摇摇头,把她老师的遭遇毫不客气的安了上来。
这下袁翰林却是相信了,他是亲身经历过文革,知道那场灾难对人的 影响,他亲眼看到不少人因为承受不了打击自杀、发疯,而其中不乏 一些非常有才华的人。
郑基庆也点点头,“云南过去有个著名的老花匠姓白,也是种得一手 巧夺天工的好花,也是在那时候被斗得想不开就自杀了。”
“这么说来却是可惜了,不知道他住在什么地方,我们倒想去拜访一 下。”袁翰林和郑基庆都对这们世外高人充满了无限的幻想,苏缨这 小院子里就卧虎藏龙,不知道高人的花场该有多么壮观。
“这点实在是对不住了,那们再三嘱咐我们不能泄露他的事,若是带 你们过去,以他那爆烈的性子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呢,我和先生也 不想失去这么一位良师益友。”苏缨苦笑着拒绝。
袁、郑两人也不是那爱以权势逼人的人,听苏缨这么坚决,也只得大 叹无缘罢了。
“这米饭这样做挺香的啊。”郑基庆赞道,苏缨中午焖的饭是用柴火灶烧的,加了引起糙米、小米、燕麦进去焖,这种杂粮饭特别香。
“都是我们对里自己种的,用柴火灶烧的,味道可能和城里的不大一样。”
袁翰林和郑基庆这种人家吃的米自然不是普通人在超市买的那种,也都是当年的新米好米,什么泰国米、日本米、台湾米都是经常吃的,郑基庆也有一个农场,也种了几亩优质水稻,但无论哪种米都及不上苏缨这种空间米来得香,咬在嘴里也特有嚼劲。
这桂园村的水土就这么好?种出来的花也特别好,茶也好,就连稻米也特别不一般,两人都在心里感叹着,怎么以前就没发现桂园村是这么好的地方呢。
苏缨中午做了个凉拌萝卜苗、淮山炒木耳、虾仁炒芥蓝、三标田鸡、海鲜泡菜贴饼和杂菇汤,都是一引起非常普通的菜式。
虽然三人没有过多称赞,但苏缨还是感觉他们吃得很过瘾,要不怎么吃了个精光呢,虽然他们也是锦衣玉食,平时定是看不上苏缨这乡野的粗淡饭菜,但是这原材料可是高级得很啊,空间食品,可不是每人都能吃到的。
“小姑娘手艺不错。”袁翰林赞许地点点头,“很久没有吃到这样地道的农家菜了。”
“我倒是知道一家做农家菜挺正宗的店,叫‘家乡人’的,口味也不错。”郑基庆觉得两家的风味还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