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随着边塞的落寞,金州来往人员太过混杂,这里反倒成了三教九流聚集之地。
有志之士皆一路向东,投奔元京,时间久了,虎吟阁也就荒废了。
杨啸从少年时就开始习武,长大后更想凭借一身武艺在江湖中有所作为。
他的目光并没有同那些东行的有志之士一样,想着离元京越近,前途越光明。
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西边的西疆,想着打通西疆与元阳的商路,在金州作为两国互惠的交易点,发扬商贸。
只要商贸繁华起来,金州也不再是被人嫌恶而弃之的地方。
再加上他有武艺傍身,自已既是商队,又亲自押镖,往来西疆和元阳十分得心应手,真的给两国边境百姓换来了不少大家需要的东西。
短短几年后,杨啸的商队也积累了不少财富。
他不仅习武,也重文,知道尤其像他们舞刀弄枪的人,若是肚中没点墨水,定会被人耻笑为粗人。
在得知虎吟阁已是荒废的一处藏书阁,金州守备已有拆掉它,另造庭院的打算后,杨啸十分疼惜楼中的藏书。
这些年辗转西疆和金州之间,对两边都有了很深的感情,若是虎吟阁被拆,那里面的书籍定然无法完存,很多以前的事情也就无迹可寻,定会成为一大遗憾。
故而杨晓则花重金,从金州守备的手中买下了虎吟阁,也作为商队在金州的落脚处。
又因“七”是阴阳与五行之和,也是儒家所谓“和”的状态,也是道家所谓“道”或“气”,总之是个吉祥的数字。
于是杨啸又花重金翻修虎吟阁,并加盖到七层。
杨啸觉得虎吟阁这称号未免有些太小家子气,便重新起名为“虎啸楼”。
再往后,虎啸楼的生意越做越大,需要更多的能人异士为杨家的商队保驾护航,杨啸便广发英雄帖,希望能有人为他虎啸楼做事。
慢慢地,凭借着虎啸楼和杨啸的口碑,前来投奔虎啸楼的人越来越多,久而久之,虎啸楼无论是在朝廷中,还是在江湖上,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威严高耸的虎啸楼矗立在金州的最西边,凡是入城者,往西看去,定能看到高耸的虎啸楼。
而站在虎啸楼的最高处,也能俯瞰到金州的全貌。
越往高,越光明,可越往低,越黑暗。
高耸的虎啸楼下,有一个地宫,那是所有黑虎堂成员必须经历的一关。
此刻昏暗的地宫中,鞭打声一声接一声,一个上身赤裸,身体彪悍的男人正手执鞭子,抽打着一个身子比他瘦弱将近一半的男人。
那瘦弱男人的后背已被打得皮开肉绽,仔细看去,鞭痕还不是最新的,上边还有很多旧伤。
旧伤未愈,又添新伤,任谁看了都心头一颤。
可再看受刑的男人,除了满头大汗能证明他正饱受折磨,可上扬的嘴角丝毫感觉不到他疼痛难忍,反而一副极为享受的表情。
随着行刑的男人气喘吁吁地数完第二十下后,暗中传来一低沉的男声,道:“青云,你可怪我?”
受鞭刑的男人正是黑虎堂堂主穆青云,只见穆青云微微一笑,道:“青云谢楼主恩赐。”
闻言,那低沉声音的男人从暗处走出来,只见他身着黑衣,在这昏暗的地宫中仿佛与之混为一体,就好像他本就出生于这黑暗中。
男人身形高大,走到穆青云的面前,不容有一丝不敬的威严,俯视着受刑架上的穆青云,“永州的失误,我罚你每日受二十鞭,直至你认错为止,今天已是第二十日,你为何就是不认错。”
原来永州的救命粮草,穆青云所带领的黑虎堂接收到的命令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销毁粮食。
但是穆青云却带着黑虎堂成员回到了虎啸楼,而粮草早已发放至各处。
楼主杨未然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要让穆青云给他个交代。
穆青云回答:“当时黑虎堂兄弟被俘,只能用粮草换取他们的性命。”
但是黑虎堂的人都知道,执行任务时,为了完成任务,牺牲自已人也是允许的。
所以穆青云这个回答,杨未然不接受。
而这个身着黑衣,盯着穆青云受刑的男人正是杨未然,他看着穆青云不肯低头的模样,想到了曾经的自已。
这时穆青云依旧当初的回答:“黑虎堂的兄弟都是用命换来今日的位置,若是因此事丧命,定是虎啸楼的损失。”
杨未然不想再听穆青云说下去,抬手命人将穆青云带下去。
随即,杨未然离开了地宫,一步一步走上虎啸楼的最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