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到时候,就有肉吃了!”
提及肉,太郎的口水都要流出来,尽管还要一两个月才能吃到肉,但等待总是值得的,而原本那些正在晒着菜干的孩子也纷纷跑了过来,现在他们有了新的任务拾草,在路边的很多地方,都有被挖出的枯草。
而带领孩子们去找草,自然成为了只有十四岁的美穗的任务,当她背着包和弟弟以及邻居家的孩子们在街道拾草的时候,越朝外走,在接近城市外围的时候,听着空气中传来的爆炸声,她的心头不禁一紧,朝着爆炸声传来的方向看去,在心底忍不住为父亲祈祷。
“爸爸一定要活着啊!”
在草丛披着伪装网的狙击手,据着28式狙击步枪,透过其瞄准镜观察着战场,这是一片很少发生战斗的战场,尽管在封锁线上,狙击兵到处猎杀着敢于冒头的敌人,但是在这里,这似乎是一片被人忽视的无人地带。
就在狙击手感觉有些乏味的时候,突然他的视线中出现了一名军官,军官穿着身和普通士兵别无二致的单薄的黄色秋装,头戴着日式军帽,暴露他身份的是身上背着的牛皮挎包,那是军官与士兵最明显的区别。
轻轻的扣动扳机,“砰!”伴着枪响,一发7。92毫米子弹以800米的速度飞了出去,瞬间,那发依然灼热子弹从军官的侧腰穿透,正在奔走的军官突然像软面条一般的摔倒在草地上,腥红的血有瞬间涌了出来。
没有人注意到这片非交战区域的这场单方面的战斗,静待了一两分钟后,草地中一堆枯草动了一下,卧在草丛中的狙击手朝着周围观察了一下,见没有任何异常后,便端着枪、猫着腰朝百米外的日军军官的尸体跑了过去。
和过去一样,首先取过军官的文件包,或许这里有什么情报,接着狙击手又翻了一下他的口袋,翻出了他的军官证后,仔细看了一下。
“是个中尉!不错,今天个的收成不错!”
继续翻下去,狙击手在日本军官的胸袋中翻出一个薄薄的战地日记本,仔细翻看了一下,日记本上记录着每天发生的事情,虽说这个狙击手并不认识日语,但狙击手还是在纸上看出一些汉字,像“米”、“豆”之类的字样。
“这是什么?……”
“这是我们得到的最有价值的一份情报!”
张学良拿着手中的那个日本记,消瘦的脸庞上带着笑容。
作为围城总指挥,他一直在焦急的等待着,等待着日本崩溃的那一天,等到日军饿的撑不住的时候,他就可以向司令部要求进攻了,他知道,现在不知道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等待着他犯错,或许其它人可以犯错,但对于他来说,那怕只是一个小错,都有可能倒置全盘皆输,所以,他才会按奈下心头旁思乱想,一门心思的困死长春,当他的耐心在一点点的耗尽时,现在,这份日记却又让他看到了希望。
“在围城开的时候,日军每周还能吃上一顿大米饭,一个月前,正规军每人每日定量一斤五两,高粱大豆各一半,每周一顿米饭,而辅助部队的则为正规军的70%,但一个星期前,食物减少了三分之一,这意味着什么?”
翻看着这手中的日军日记,张学良得意的又抖了一下,因纸质粗劣的缘故,纸张甚至没有发出声响,就像草纸一般。
“这些问题充分说明了一个现实!日军的粮食越来越少了,长春变成死城,精兵变成困军,“坚冠亚洲”的工事,自然也成为无用之物。”
在道出这句话时,张学良甚至有些兴奋的站起身来。
“再这样下去,不出两个月,日本人就会饿的撑不住,到时候,咱们就能一鼓作气拿下这里!”此时的张学良整个人都显得很是兴奋,这正是他等待已久的消息,先前确定长期围困的计划之后,他甚至觉得这是高培伦在给他下绊子,在辽阳战役时,32集团军打的并不差,而现在,他却把32集团军和一帮子预备军扔在长春,而长春的日军却有十几万吨粮食,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困死、饿死小鬼子,恐怕没有几个月的功夫,根本就做不到,在过去的两个月中,他一直在等着,等着适当的机会跳出这个死城,可现在,这个日记本却在表明日本人的粮食没有情报处想象的那么多。
“现在新京差不多80万人,一天就需要上百万斤粮食,照这样下去,最多再过两月,小鬼子,就撑不住了!”
面对着司令的欢喜,一直沉默不语的吴化文却在一旁倒起了冷水来。
“副座,我觉得事情没那简单,他们降低粮食配给是因为战斗并不激烈,他们减少3分之一,就能多坚持一两个月!”
盯着司令,吴化文用颇为无奈的口气说道。
“小鬼子能拖几个月,可问题是,咱们能拖几个月吗?到时候,致命是长春不战而下,可没准,这东北都让高培仑给光复了!”
第1139章 政治的延续
沈阳!
作为最早光复的几座大城市,因为又地处铁路枢纽,而成为东北方面军的总兵站,日本人设立的满铁医院以及大同医院,现在则是陆军的后方医院,而城市中的正值暑假的学校以及体育场,则作为临时军营,供从前线撤回修整的部队进驻修整,以重整旗鼓再次向日军发起进攻。复制本地址浏览%77%77%77%2e%62%69%71%69%2e%6d%65
十数万军队不断的轮流在此修整,却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在城市的街道上,随处可以看到穿着黑色军装的华北军人,这些军人们拿着“流通券”到处购买着纪念品,以寄给自己的家人,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军人的消费迅速令这座城市再次繁华起来。
与此同时对于当了12年亡国奴,心里怀着“想中央,盼中国”的老百姓眼中,这些赶走了日本鬼子的军人,则是他们眼中的解放者,尤其是那些女学生,看着那些脱下野战服,换上一身帅气的军常服的军人,更是眼睛放起光来,无不以嫁给军官为荣,而百姓也以找到这样的乘龙快婿为傲。而那些昂首阔步的青年军官,尤其受到姑娘们青睐。
虽说正值战时,但是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