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山河血电视剧免费观看 > 第508部分(第2页)

第508部分(第2页)

“总领事先生,这远远超出我们所能接受的底线!”

尽管有些心动,但黄培坤依然摇了摇头,无论英国人提出的建议有多么的诱人,只是让他更加坚定的相信一件事——英国人需要驱逐舰。

确实,英国人不仅需要驱逐舰,他们还需要商船,现在德国的潜艇每天都会击沉数千吨英国商船,他们需要驱逐舰为商船队护航,而且这种需求随着德国潜艇部队的战果的增加以及潜艇部队的扩大,只会越来越大。

英国的压力,正是他的机会。

至于上舰培训,以及派出顾问,对于第三舰队来说,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在未来,还可以通过谈判得到这一切,毕竟未来第三舰队还将协助皇家海军实施护航任务,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自然不会对“友军”太过“苛刻”。

“总领事先生,希望您能够理解一点,对于我们而言,每一艘军舰,那怕是一艘鱼雷艇,都是极为宝贵的,毕竟,中国海军并不是皇家海军,它的实力非常弱小,假若条件不恰当的话,我想,公署宁可选择在南方建立港口,亦很难接受这样的条件!”

在南方建立港口,对于公署而言,这是最后的选择,而包士敦也能够理解,为什么他们更倾向于在印度洋设立港口进行训练,无论是在渤海还是东海,第三舰队都不得不面对庞大的日本海军带来的威胁,而在南方,他们又需要面临来自中央政府的压力,但要是真的没有其它的选择,恐怕正如黄培坤所说一般,他们只能无奈的选择南方。

迪戈加西亚岛只是一个选择,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

为了这么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让这些视军队为生命的中**阀牺牲太多,显然是极不可能的。

“六艘吧!”

在长时间的思考之后,包士敦道出了他的底线,这是伦敦的要求。

包士敦的让步,让黄培坤的心底长松了一口气,根据调查部提供的情报显示,伦敦方面的底线也就是六艘,作为一个谈判桌上的老手,他并没有立即提出这一底线,而是诱使着对方作出让步。

“六艘……”

眉头紧皱着,黄培坤并没有立即给出回答,而是故做沉思状的思索片刻,随后又有些颇为为难的说道。

“总领事先生,我想这距离我们的希望,还是有一些差距!”

“黄处长,这是最后的让步了!如果不能够达成协议的话,我相信伦敦方面,会在其它地方寻求突破!”

此时,包士敦的心底同样也没有多少底气,他曾对迪戈加西亚岛进行过研究,甚至还曾询问过一些皇家海军军官,以征求他们的专业性的意见,几乎在所有人看来,迪戈加西亚岛那座珊瑚岛,都没有太大的价值,即便是他恰好位于印度洋的中心,而且拥有一座大型可作为港口的泻湖,但作为海军基地,它的面积实在太小,而且周围没有任何屏障,舰队在港内根本无法躲避来自海洋的攻击,否则的话,其恐怕早已成为皇家海军的基地,而不会至今都没有被利用起来。

也许,正因如此,伦敦才会同意这桩,甚至有那么点令人“羞愧”的领地交易了。相比之下,除去这些对海洋并不了解的中国人,又有谁能看上那个不起眼的,根本没有任何实际利用价值的迪戈加西亚岛呢?

“嗯……”

包士敦的“逼迫”让黄培坤变得犹豫起来,理智告诉他,如果再谈下去,肯定还有“还价”的空间,因为迪戈加西亚岛对于英国人而言没有任何实际价值,不过只是印度洋中的一个不值一提的荒岛罢了,但是在另一方面,主任却曾多次叮嘱他,那怕代价再大,也要务必争取拿下迪戈加西亚岛,主任为什么会如此看重那个不闻一名的岛屿,这并不是黄培坤能够理解的,但作为他的下属,有时候他需要的也仅仅只是服从。

“我想,我需要向主任进行汇报……”

第828章 海军的未来

似火的骄阳下,一辆黑色的金鹿汽车沿着长安街行驶着,而这辆悬挂着军事牌照的汽车上,悬挂的海军旗,虽说并不引人注意,但在北平却是极难一见的,毕竟在这里出现的军车,更多的是悬挂陆军旗,毕竟绥靖公署的大多数高级将领皆是陆军。免费小说门户【首发】

海军,对于北平,甚至民29年的中国而言,都已经是过去式了,民十六年的抗战,已经让原本虚弱不堪的海军成为了“历史名词”,失去了军舰的海军,还是海军吗?

也是在民十六年的时候,在邯彰,作为前第三舰队司令的谢刚哲却在同管明棠的对话中,得到了一个答案。

“军舰的灵魂是军官,无军官则水兵无以发挥其所长,舰船将成一堆废铁。只要海魂在,那么,早晚有一天,我们仍然会重建海军!”

重建海军!

在奉命封船沉港之后,第三舰队许多军官以及士兵,在一路艰难的跋涉之后,抵达了连云港,在连云港,他们再一次登上了“战舰”,由十二艘远洋渔船改造的军舰,或许,在那一年中,他们更多的是在进行训练,直到停战前昔于“夏季攻势”期间,曾于海上袭击日本商船,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却意味着中国海军的复活,中国海军并没有沉寂,并不仅仅只是在长江布雷,即便是在大洋上,中国的海军依然在战斗。

“至少海军仍在战斗!”

每每想到那一年多的艰难,谢刚哲的鼻孔间总会弥漫着那股浓浓的鱼腥味,那是远洋渔船上特有的味道。

“司令,如果这次与英国人达成协议的话,那咱们……”

看着若有所思的司令,张楚材这位第三舰队参谋长,在提及此事时,神情显得有些复杂。

“咱们怕就要离开青岛了!”

“打从“海圻号”民初归国后,中国海军,还从来没有航行过那么远,现在,第三舰队刚刚复建,就……会不会有些操之过急了!”

当年奉命沉船封港后,第三舰队的人被编成舰炮队,各队队长,带一批人从青岛出发,一直走到台儿庄才坐火车。海军士兵在船上哪走过路呢?故脚都起泡,鞋也走坏了,那一路上很多士兵逃走了。【首发】虽说现在第三舰队已经重建了一年,可是现在号称拥兵“两万”的第三舰队,其骨干却是几千名远洋渔业的“渔工”更多的则是从陆军转调海军的士兵,至于军官,除去少数出自第三舰队以及青岛海军学校的军官外,大多数军官都来自“武汉扶轮学校”——那只不过是一所北方系的海员学校罢了,他们过去只是在货船或渔船担任过大副、二副、三副以及轮机长。

虽说明白学习商船和学习海军是差不多的,因基本课程总不过是航海和轮机,仅仅缺少军事学科,但靠着这样的一群人,却要担负起重建海军的使命,张楚材的心里并没有多少底气,虽说在过去的两年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