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山河血电视剧免费观看 > 第445部分(第2页)

第445部分(第2页)

“适之先生,在明棠看来,现代教育的目的,学校只担负一个使命,培养普通人;不担负培养“天才”的责任,而什么是教育?其着重点,绝非“教”,而为“育”,“育”是什么?我们可以联想到孕育、哺育、养育……,都跟生命有关。如果我们把这个“育”当成“教育”的重心,就可以想到“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结果,“教育”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就像一棵树,从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这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如果只看到结果,那就不是教育。”

“难道,你所看重的不是结果吗?管主任!”

用管明棠的言论反驳他之后,胡适的心中却没有一丝的得意之感,他的神情反倒显得有些凝重。

“我看重的结果,并不是个人的结果,而是社会的普遍受益,教育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它永远没有终极的目标,它永远朝向未来,它只是一个过程,它没有结果,没有终点。所以,在我看来,就眼前来看,我所认同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而这也是新学制的重点……”

听着依然如故的辩解,胡适心知自己是无法劝说管明棠,正像他无法说服国内教育界一样,在许多人看来,教育秉持“实用主义”完全没有任何错误可言,而在另一方面,这也是国内现状所要求的。

“但是……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专业教育可以让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在道出这番话时,实际上意味着胡适在某种程度上的妥协,或许他并不赞同管明棠压缩学制的做法,但是却又不能否认——在中国的无法改变教育落后的现实情况下,这种缩短的学制确实有助于中国在短期内实现国民的教育。

“《圣经》中说,耶稣来到世上要干什么?干三件事: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被压制的得自由。我想把这三句话用在教育上,怎么解释呢?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本来都是不了解的——所以,古希腊有句名言:认识你自己!教育所说的把人当_成_人,首先也是让人认识自己: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往哪里去。认识你自己,就是让“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就是让你看见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被压制的得自由”,指的是你真正认识了这个世界,你就会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你就会觉得,自己是活得是有自信的,是有尊严的。”

见管明棠因自己的解释,而陷入沉思时,胡适又继续说道。

“当教育把老师和学生在时间、空间上占得太满,都占满之后,留下给他们真正提升自己的余地就没有了。”

留下给他们真正提升自己的余地就没有了……

胡适的话,让管明棠整个人都陷入沉思之中,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自己所经历的教育,难道不正是那种教育模式把自己的时间、空间占得太满了,以至于连寻找爱好的时间都没有了吗?

“确实在学校阶段,如果有充分的机会,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能力在哪一个方向,并且能健康的发扬光大,这就是真教育。”

良久之后,管明棠似有些无奈的点了点头,自己的亲身经历使得让他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同样也明白后世教育的不足,与这个时代教育的长处,但是这一切会因为学制的缩短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吗?

“管主任,你今天所讲的教育,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过于追求“有用”,也太过追求“有意”、“刻意”。我们把这些看得太重了——面对“无用”非常排斥,对“无意”、“不经意”看得很轻。而一个学生呢?在他以后的人生中想要做某一件事的时候,他是没有线索可以被拎,因为他的生命中没有布下像天罗地网一样的线索。那些线索在当时布下的时候,是无用的,它不是有意的。而如果太专注于“有用”,等这个学生成年之后,却没有什么可以拎起来的线索,因为他的生命中本来就没有埋下什么伏笔……”

在道出这一番话语之后,胡适扶了一下自己的眼睛,他看了一下自己的手表,而后头也不回的说道,

“管主任,很抱歉,我下面还有课,希望今天的这番话,对您能有所用吧!”

声音落下时,胡适略施一礼,便离开了,而管明棠却愣愣的站在那,看着胡适的背影,一时间不禁些‘迷’茫,看着那背影,管明棠似乎明白了,为什么这个时代可以诞生大师,或许正是因为他们能够领会教育的本质。一个时代不能因为它是‘乱’世,就说它是失败的。诸子百家不是产生在秦始皇大一统的中国,而是产生在‘春’秋时代。

而这个时代,是中国的‘乱’世,但是在教育上走出了一条真正融合中西的道路,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本土化,让这块古老土地上不仅享受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最优秀的文化,同时能享受来自全球的最优质的那些资源,这就是这个时代所做到的。

而现在自己呢?

如果华北三省实施以“实用主义”为中心的新学制,又会造成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呢?就在这时,下课的铃声响起了,置身于北大校园之中,看着那穿着军装从教室中走出来的青年学生,一时间管明棠心中的‘迷’茫反而更甚了。

最终,管明棠还是摇头苦叹道。

“真特么……外行,绝不能‘插’手内行的事情!”小;说;来;源;:;比奇小;说;网 ;h;t;t;p;:;/;/;

第283章 学院之禁

保定,这座城市曾在中国的近代史上留下浓重的笔墨,而最为浓重的恐怕就是保定军校了,论保定军校于中国影响之大,远甚于中国任何一所学校,全国公认它是军事教育的正统。【百|度|搜|經|典|小|說|更|新|最|快】{首发}它以自身较好的军事素质,在军事教育和参谋业务等方面受到各省军事当局的重视,自成一个军事学术系统。而在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校时,也以保定军校毕业生为军事教育骨干。自辛亥革命至“七?七”事变,保定军校毕业生担任高级指挥官的已占很大比重。尽管蒋介石独裁时代极力培植自己的体系——黄埔系,但保定军校毕业生的学历仍然是担任军事教育最可靠的保证。

但这所培养出上千名将军的军校,在民十二年停办,随后便消失于历史的烟云之中,只剩下军旅中的某位将军的保定某期的称谓,在学校停办后,这座仿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而建的军校,先后成为直、奉、国等军队的兵营,每换防一次,校舍就遭一次破坏,而在去年,这里又成为日军在保定的重要基地,甚至在中日停战后,这里亦同样也是军队的驻地,不过也正是从那时起,保定军校旧址进入了北平绥靖公署参谋部的眼中,经过数月的修复,修葺一新的保定军校重现了昨日的森严,而此时这里却挂上了“保定随营军事学院……”牌子,成为华北集团军群的高级指挥学校。

这所挂着“随营”之名的军事学院的建立,是为了提升中基层军官的指挥能力,提升其战术、战略能力,对报考者的资格有着严格的限制,而其中一条就是军衔必须是中尉至中校之间,才能报考。

尽管此时招生考试尚在华北集团军群所属十六、三十二、三十六三个集团军内部的上万名军官间进行,但是几乎是民二十七年的第一场雪降下时,保定军事学院高级指挥系便开学了。

军事学院的高级指挥系,这个系的学员与其它校尉军官报考不同,他们都是集团军师团级军官。高级指挥系是个速成班,学员分三个班,将级军官在一班,二班和三班学员是校级军官,学制为两年。

按照学院规定,所有学员一律不许佩枪,随身携带的武器必须上‘交’。几个来报到的师级军官都不愿意‘交’枪,正在两层的主楼前和管理员吵着。

“妈了个巴子,那个龟孙子让老子缴枪!”

瞧见眼前的这一幕,让石友三的眼珠一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