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山河血电视剧免费观看 > 第268部分(第2页)

第268部分(第2页)

“而根据教育处的计算,采用渔‘肉’的话,到港成本如与日本相近的话,那么经连云港运抵邯彰,每百斤售价仍不超过9元,那么,学生午餐成本就能下降至3分左右,而这样的成本,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也是我们可以负担

也是必须要负担的!在心里,管明棠如此言语道,之所以是必须负担的,原因非常简单,无论是工业建设或是未来的战争,都需要大量有文化的工人、士兵,而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最值得投资的永远都是教育,为了教育,投资再多也不多,或许现在,专区每年负担上千万的财政负担,但在将来,这一代接受教育的青少年,每年创造的价值必将远超过现在的回报。

“先生……”

看着专员,李直民的心中难免又是一阵感慨,在他的身边呆的越久,他心中的那种追随感就越为强烈,正像此时一样,很多时候,他做出的一些决定,总会让人产生这种感觉。

而在李直民的感慨中,管明棠的视线却投向窗外,望着窗外土地,他在心中默默的言语着。

“改变,总是一点点的开始的……”

第415章 复兴开发

民国二十五年四月十五日,扬子江畔尽管是一片‘春’意盎然之‘色’,‘花’草沐浴在柔和的阳光里,绿叶碧嫩映辉。淡淡的远空,薄薄的白云,悠悠地飘流。在这片美轮美奂的景致之中,在扬子江畔的武昌造船公司,这会完全被鞭炮声、谬鼓声所笼罩。

今天是“中远渔001”下水‘交’付的日子,对于武汉来说或许这并不是一件大事,但实际上,上至省主席下至地方士绅名流,却都己经来到了这里,

目睹这艘大船的下水,对于武汉而言,这是武汉历史上建造的最大的一艘船,甚至对于中国来说,这是自江南造船厂制造的四艘“官府级”万吨轮‘交’付后,中国建造的最大的一■船海船。

而此时,在一片欢庆的人群中,在“中远渔001”滑入长江的时候,面对这艘泊于江面,正等待着启航的“中远渔001”,管明棠的脑海中却是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了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一一《海豚湾》中的一幕,在这艘五千吨的“远洋渔船”加工舱内,尽是一片腥红,这种感觉让管明棠只觉有些不太适应,因为这并不是一条普通的“远洋渔船”。

它是一艘捕鲸船,准确的来说,他既是一条捕鲸船,又是一条船尾拖网渔船,这是借鉴了后世大型拖网渔船理念制造的远洋渔船,船员可以直接在船舱内将包括鲸鱼以及普通海鱼切片,装箱,然后送入冷藏间内,他每天可以处理数百吨鱼‘肉’,每一次出海航行可以运回多达数千吨各类鱼‘肉’。

“哲勤,听说,你这个渔业公司,是为了解决邯彰老百姓的吃‘肉’问题?

站在管明棠的身边,杨永泰看着这艘造型极为漂亮的白‘色’远洋渔船,或许是因为他的注意力都在这艘远洋渔船的身上,以至于他根本就没有注意到管明棠脸上的异‘色’。

“嗯?”

回过神来的管明棠连忙扭头迎着杨永泰的视线看去,而杨永泰看着身边的这个青年时视线同样发生了些许变化,在其它地方的老百姓还在为吃饱发愁的时候,成立尚不足两年的邯彰专区,却己经开始为吃不到‘肉’而发愁了,甚至连堂堂行政督察专员都要专‘门’‘抽’时间解决这个问题,当真是……

“现在邯彰老百姓的日子,让真让有羡慕啊!”

面对这句称赞,管明棠却是极为谦虚的答道。

“畅卿兄,其实倒不是为了邯彰一带的百姓,而是考虑到新区,现在新区人口接近六十万,而其中外国人就多达七八万人,这些人可是吃‘肉’的大户,现在新区,一天‘肉’食至少需要200吨,一年就是7万多吨,……”

作为新区的嫡造者,对于新区管明棠可谓是再了解不过,这当然只是一个借口。

“而且畅卿兄,您不知道,那些个洋鬼子,他们不吃咱们这的鲤鱼什么的河鱼,但让人家干活,总得让他们吃好啊,结果,他们现在就是拿着票子,都买不到能吃的鱼,成天在我耳边抱怨着……”

当然,这只是一个借口,对外界最简单的借口就是“洋人”,对于“洋人”的事,国人几乎很少过问,不过对于管明棠来说,将视线投向大海除了是要把大海变成“牧场”之外,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却是一一船和船员,甚至于这才是真正的原因,甚至超过后所谓的供应廉价鱼‘肉’。

鱼‘肉’再便宜,也是可以替代的‘肉’食,但是管明棠却知道,相比于其它,船员、船对于中国而言却更为重要,因为在未来的战争中,中国需要使用商船把物资运进中国,而相比于那些在固定航线上航行的商船,中远渔的船长、船员都必须在整个太平洋、印度洋到处追逐鱼群,而这种不固定航线,可以让他们更了解大海,更了解航海,在战争爆发之后,他们才能够穿越日本海军的封锁,把中国所需要的物资运进中国,并将出口物资运出,在历史上,南北战争时,南方同盟不仅大多数走‘私’船主都曾是捕鲸船主,甚至海军许多军舰船长亦曾是捕鲸船长,其原因正在于此。

在战争时期,这些大型远洋渔船可以改造成货船,用于运输各类物资,相比于普通的货船,它的航速更快,船员更为机警,更容易在那片浩瀚的大洋上生存下来,而这才是管明棠所需要的,正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一个目的背后,总隐藏着其它的目的。

“那些外国人……”

摇摇头,杨永泰瞧着那艘己经缓缓启航的“渔船”,他很难相信“渔船”会有这么大,甚至于就那位日本驻汉领事也对如此庞大的渔船惊讶不己,直叫嚷着中国人是在和日本渔民抢饭吃,甚至还曾为此提出过警告。

当然,对此,杨永泰并没有理会,但还是告戒远洋渔业的那些董事们,要注意,不要把船朝靠近日本的地方驶去,以免发生误会。

“不过哲勤,这渔业,总归不是正途啊!”

叮嘱一声,杨永泰又不无亲近的说道。

“这么一艘船,可是‘花’了200万,虽说钱不是北方的钱,可若是有这笔钱的话,用来投资办厂,那才是强国之道啊!”

“畅卿兄所言极是……”

对于杨永泰的“劝导”,管明棠并没有辩驳,反倒是极上道的顺着他的话了起来,这次之所以来南下,就是为了同杨永泰会面,因为其早在年前,就给自己写过几封信,邀请自己来汉,而同时又通过驻汉分公司传达一个信号一一欢迎北方公司投资,这次管明棠之所来这,同样也是为了此事,只不过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湖北,相比于杨永泰,管明棠的目标更大、更远。

“畅卿兄,我是这么想的,我准备成立一家银行!”

在杨永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