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民扬了扬头,难得地说了一番大实话:“我又不是什么黑心的奸商,这葡萄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要不是真的难得且味道好,我能卖这个价格嘛?”
“不瞒大家,这葡萄我弄到后,其他人都说镇上太小了,大家肯定舍不得买,让我送到市里去卖呢,我就是想着大家都是我的老街坊,我有了好东西肯定要先放到镇上卖一卖的,不过这葡萄也放不了多久,我卖过今天后,剩下的那些就要送到山市去了。”
人的情绪都是容易被煽动的,一听尤利民都这么说,原本还犹豫不决的客人们都激动了起来。
最先领到葡萄的婶子一咬牙、一跺脚,直接从裤兜里掏出了装钱的手帕来:“谁说我们乐阳镇的人舍不得吃这葡萄了,这葡萄味道好,我要买些回去给我儿子和孙子尝一尝,还有我们这些老家伙,苦了一辈子了,难得遇到一次这样好东西,花点钱咋了,小尤,你这葡萄给我来一串!”
有人开了头后,后面也有好几个人跟着掏钱买葡萄,有财大气粗买一串的,也有理智尚存,只买半串的。
那些手里实在不宽裕,舍不得买葡萄的,也在这种气氛下,掏出钱买了更便宜的梨子和枣子。
尤利民给围观的人都发过葡萄,自然也注意到有些人领到葡萄后自己没吃,而是小心地收了起来,一看就是得了好东西自己舍不得吃,也舍不得另外花钱买,所以准备拿回家给儿子或者孙子、孙女吃的。
发都发了,尤利民也没小气,除了买水果的客人外,他还给在黑市摆摊的乡下摊贩也一人发了一颗。
自从土地下放后,村里人不用每日上工了,眼下稻谷收完了,有的大队连地里的红薯都已经挖完了,农户们有了时间,就爱在山上和河里转悠,有了收获后都到黑市来摆摊了。
虽然供销社也收鱼和野物,但是价格往往压得很低,一般人为了多卖几个钱,也是愿意多花点时间来镇上摆摊慢慢卖的。
一整个下午,尤利民卖出了一百多斤水果,其中苹果和枣子占大头,葡萄只卖了不到五斤。
不过尤利民也不急,这批水果质量不错,就是在镇上卖不动,他回头也可以送到石崇那里去,怎么都不会浪费。
傍晚谷三等人带着今天最后一批货回来了,知道大家都累了一天了,尤利民也没说那些车轱辘话,只摆手让大家一人选了一串葡萄后就让他们各自回去休息了。
“明天还要接着运货,今天大家都早点休息。”
谷三他们看着手里的大串葡萄,乐得嘴都合不上了,郑老七更是想着时间还早,赶紧骑着车送一串葡萄去未婚妻家里。
本来两人这个月就该成亲了,这不是乡下分地吗,这亲事就往后推了,现在地已经拿到手,两家人又重新选了好日子定下了,就在下个月初。
郑老七眼下正是上头的时候,平常得了点什么好东西都要往村里送。
这葡萄就更不用说了,送去岳家半串也不好看,索性就直接送一整串,至于他自己和母亲,尤利民手里还有货,花钱再买一串就是了。
现在郑老七手里也攒了不少钱了,这葡萄虽然不便宜,但是偶尔买一次也花不了几个钱。
而且尤利民手底下想买这葡萄的人也不止郑老七这一个,谷三这个吃货,因为年纪小还没想过攒钱结婚的日子,平常最不会亏待的,就是自己那张独生嘴了。
他想着家里人那么多,这一串葡萄拿回去一分,自己也吃不到多少,临走前还特意叮嘱了尤利民,让他给自己留一串葡萄,明天他运货的时候要一个人慢慢吃个过瘾。
要不是因为叶宁这次没多送,就是那价格更加昂贵的榴莲,谷三觉得自己也是舍得买来吃的。
安排好晚上在城隍庙守货的人后,眼见着天快黑了,尤利民选了一筐品相好的葡萄带回了家。
齐芳和尤雅也很喜欢吃这葡萄,本来就是自家的货,再贵尤利民也舍得让家里吃个过瘾。
当然除了自家吃之外,尤利民还准备拿这葡萄去走动走动关系。
虽然上面政策好像宽松了不少,但是尤利民和手底下的人这一个月一次,一趟接一趟地往镇上送货,动静闹得也不算小,但却一直没有什么人来找他的麻烦,全靠他这一次一次的送礼和塞包袱。
考虑到只送一串葡萄太寒酸,尤利民还顺便在车后座绑着的两个大包里塞了不少的苹果、梨和枣子,到时候一样装一些,面上也能过得去。
此时顾骁做的事情和尤利民倒是出乎意料地一致了,他从山上带着叶宁给的东西回家后,连口水都没顾得上喝,就拎着一串葡萄,出门去周新文家里。
顾骁走进周家院子的时候,周新文趁着还有点天光,正坐在院子里修补箩筐,听见敲门声抬头看见顾骁,他心里有些奇怪,却也笑着问道:“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是有什么事吗。”
周新文家院子里有用石板和石墩子拼成的石桌,顾骁上前把手里的葡萄放在桌子上后,才语气恭敬地说道:“大爷爷,我想问您个事儿。”
“是这样的,我在市里认识个朋友,他知道我们农户分到地了,就想在村里搞点营生,他说他有门路从国外弄来这种葡萄的苗子,想问问能不能在咱们村里租块地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