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入伍那时候,有个老兵是浙江的,经常在宿舍里念叨,等复员了就回家盖楼房、娶老婆。
战友们都拿他打趣,说建楼房要水泥、砖块加钢筋,你那点钱估计打个地坪都够呛。
那老兵却不以为然,说起了他老家盖房子不用钢筋的奇事来。
原来当时他们老家开发煤矿,矿里要给工人修宿舍楼,可建国后各地钢铁产量奇缺,建房用的钢筋始终不能到位。
可是根据设计图纸,宿舍楼要建三层,必须得上混凝土才行,那该怎么办呢?
当然这时候人民群众的智慧就是无穷的,有人就提出可以用竹条、芦苇杆来替代钢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了保障工程上马,矿区干部发动工人群众一齐动手,采用了多种试验方法。
硬生生摸索出一条“竹筋混凝土”的妙招来,其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这竹筋混凝土对竹子有要求,必须要五年以上的竹子,竹子必须阴干,使用的时候还得对竹子做拉毛处理。
所有的竹子还得经过火烤、防虫蛀等工序处理,正式拉筋前还要做好防潮,不然就功亏一篑。
当然最后的成品抗拉强度和寿命也不如正经的钢筋混凝土,只不过是特殊年代,无奈采用的临时举措罢了。
“这倒是个法子,不过还是再看看吧,我去跟沙书记争取一下,多少也要弄些钢筋来,不能让学生们念书念的好好的,楼顶给掉下来!”
鲁求英捏着下巴沉吟,刘进喜听了打趣:“那真是天塌了!”
听完队里两大工程的进展,会议又讨论了下砖窑厂的运营情况和下一步生产安排,重中之重就是要保障好教学楼建设。
“等教学楼建起来,我们也有了经验,到时候给队里每家每户都盖起砖瓦房!”
鲁求英以一句极为提士气的话语结束了会议,要求与会人员回去多宣传。
自此跃进生产队里流传开来:大队要给所有社员修房子,正儿八经的砖瓦房,什么时候?等学校修好就开工!
一时间,社员们纷纷奔走相告,干生产劲头十足,天天都来问岑济学校什么时候动工,恨不得多长几只手来,帮着岑济把学校建起来。
“老鲁啊,你坐,坐下来说嘛!”
公社办公室里,沙永红双手扳着鲁求英肩膀,把他往座椅上按。
“沙书记,我这是真有困难才来找你的,一个钢筋、水泥,一个就是这服装厂的执照!”
鲁求英双手抱着胸,头昂着像个斗气的公鸡,腰板挺得直直的。
“批文,那叫批文,我的老伙计!”沙永红又从口袋里摸出烟来给鲁求英点上,嘴里乐呵呵的。
“水泥我不是说了吗,要多少就有多少,公社水泥厂我已经打好招呼了,你就尽管派人去搬,我绝对不皱一下眉头!”
“哼!我又不是白拿公社里的,都是花钱买,还省厂里运费了!”
沙永红抓抓屁股接着笑:“是是是,谁不知道你们跃进大队现在红火,不仅不要公社帮扶,月月还上缴利税!”
“不过这钢筋确实难搞啊!我都在县里蹲了好几天了,真是一根都要不来,杨县长这几天也不知道跑哪去了,人都看不见!”
“县里的工程也多,钢筋都是从马鞍山运来的,一下车就被拉走了!”
不管沙永红怎么说,鲁求英照旧是一副傲娇的表情,两片嘴唇把香烟抿的紧紧的,就是不搭话。
“至于那批文嘛,现在是杨县长管这个事,我这不也是找他找的紧,可找不着啊,今天一回来,就被你给逮到了!”
鲁求英猛地一下站起来,用手捏出烟屁股:“拉倒吧,收钱的时候倒是好说话,现在要办事了,就不管我们了!”
“对天发誓,我要是有半句假话,天打雷劈!”
“不用管他们那什么鬼佬发誓,他是不是要到这里来,我是问过妈祖的!”
美国费城乡间一处宅院,杰奎琳的父亲坐在沙发上抽着雪茄吞云吐雾。
黄忠光站在一旁,乖巧地为老丈人倒着红酒,小心翼翼地将酒杯递给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