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时后,追踪结果传回了莫斯科。
信号的源头,指向了富士山西南麓的一处气象观测站。
“气象观测站?”伊万皱着眉头,“确定吗?”
“确定无疑。”阿列克谢的语气冰冷,“这个站点注册为民用科研项目,但是电力消耗远超正常水平,而且近期有多次高频段卫星通信活动。”
“该死!”伊万低声咒骂了一句,“他们把情报中心伪装成了气象站!这些该死的间谍!”
他意识到,如果这个气象站真的是外国情报机构在东亚的核心中继站,而且曾经冒用毛熊国的信道发动攻击,那么克里姆林宫绝不会容忍。
“阿列克谢,立刻准备一份紧急评估报告,我要亲自提交给总统。”伊万沉声道,“建议以非公开方式取证,再行施压。我们不能打草惊蛇。”
与此同时,远在新加坡的飞鱼,也在紧张地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他坐在电脑前,手指如飞,迅速撰写着一篇深度分析文章。
《谁在滥用卫星公共信道?
——从一次伪造攻击看全球通信安全漏洞》
文章中,飞鱼不点名地提及“某东亚国家境内存在未申报的高功率信号发射站”,并附上了经过脱敏处理的频谱异常图谱。
文章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欧洲安全技术年报》迅速转载了这篇文章,引发了国际电信联盟的关注。
各国纷纷要求彻查此事,全球通信安全问题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在冲绳,田中信一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新闻报道,脸色苍白如纸。
他终于明白,自己参与的“压力测试”根本不是什么防御演习,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攻击预演。
“我们不是在防御,我们是在当枪!”他颤抖着双手,在私人论坛上匿名发帖,试图揭露真相。
几天后,一架飞往东京的民航客机缓缓降落在成田机场。
阿列克谢·沃尔科夫走下飞机,他穿着一身休闲装,戴着墨镜,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游客。
“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一切都安排好了。”一个身穿西装的男人迎了上来,他是毛熊国驻日大使馆的武官,“我们已经以民间科考的名义,向日本政府申请了富士山地区的考察许可。”
阿列克谢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他知道,这次“旅游考察”的任务非常艰巨,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外交冲突。
考察队一行人驱车前往富士山。
一路上,阿列克谢始终保持着沉默,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窗外,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在距离目标3公里处,考察队停下了脚步。
“就在这里吧。”阿列克谢说道,“我们在这里进行一些地质勘探工作。”
队员们纷纷拿出地质勘探设备,开始在山坡上忙碌起来。
而阿列克谢则悄悄地拿出了一台便携式频谱分析仪,开始扫描周围的电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