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问:“什么公干?”
德志说:“有新项目,在另外的乡镇另外的村子实施,领导让我先去看一下,再向她汇报。”
她说:“哦,是这样啊。那是好事啊。说明领导信任你。”
德志说:“也许是,但是,也是工作安排的需要。余哥和尹懋都抽不开身。”
她说:“不对吧。尹懋在干什么,不是跟班的吗?”
德志说:“可千万别这么说,他可不是跟班,他是钦差大臣,专门来监督我的。”
她说:“我看不像。领导还是喜欢你一些。凭女人的直觉。”
德志说:“算了,再喜欢也没用,我有你就够了。”
德志妻子听了,很开心。她说:“如果我不和你结婚,刘小姐会不会嫁给你?”
德志说:“不会。”
她说:“这么肯定?”
德志说:“当然。我是内地人,她是香港人,论文化,论生活习惯,论身高,还是论外貌,都不可能嫁给我。”
她说:“你不懂女人。女人要是爱上一个人,会不顾一切的。”
德志说:“错了。刘小姐可是非常理智的人,不会一时糊涂,不顾一切的。”
她说:“算了,我说不过你。晚饭吃什么?”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154章 山关森林
德志说:“吃面条好吗?”
她说:“好吧,我在娘家的时候,不喜欢吃面条,我奶奶总是给我炒米饭吃,说它是‘蹦蹦饭’,在锅里炒的时候,它们会跳起来的,可好玩啦。”
德志说:“你嫁给我,就没那么幸福了,在小城吃面条,你烦不烦啊?”
她说:“烦,当然烦,但是,有什么法子呢?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能克服。带孩子很辛苦,不可能做几百样饭,那多麻烦。”
德志说:“是啊。生活越简单越好。我不能给你想要的幸福,真的很抱歉。”
她说:“有时候我真想抱着你摇一摇,看你啥时候能醒一醒。跑到几千里之外,自己在家不好吗?非要到小城来不可,这里有什么好的?可我也尊重你的选择。有时候我爸妈都让我劝劝你,让你在老家做事,我看你怎么坚持,也就算了。”
德志说:“我想,将来会回家的。做社会工作,有点意义,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但是,我还会考虑孩子的将来,说不定到时候就回家了。”
她问:“那要到什么时候?”
德志说:“这个我也说不好,看上帝怎么带领了。”
她不耐烦,说:“你又来了。我不信上帝,你别拿这来烦人好不好?”
德志说:“好吧。我以后少说。虽然我很希望你也信主。”
她抱着孩子走了。
德志看着她的背影,摇摇头,其实,德志最近几年都在忙着考试,工作,生活和看书,正儿八经地读《圣经》,的确忽视了,也就是说,最近几年都没好好读一遍《圣经》。完全读一遍的时间是五年前,那时候正是对《圣经》感兴趣的时候。谁知道那股热情满满变冷了,以后再也没有读过。
自己都不懂,怎么讲给别人听呢?在小城这地方,又没有教堂,逢礼拜天,自己一个人守礼拜,守礼拜也不是有计划地读经,而是选择一些感兴趣的章节进行阅读,比如《诗篇》和《箴言》,那些内容不多,字体排列又简单,一目了然,可以很快读完,也算是在读经,自己感到舒服,得到一些安慰,算是过了个礼拜天,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也守礼拜了”。其实,什么都没得到,想来也真可怜。
到这时候,德志还是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即便读经,也是应付差事,觉得信主,只要信就可以了,何必信那么真呢?
德志做饭,他妻子抱着孩子在外面转着玩,邻居都挺和善的,见了孩子都要抱一抱,知道了德志是干什么的,大家都挺欢迎,虽说不是自己受益,德志所在的机构驻扎小城县城,平时又在乡下工作,德志一家住在县城,没有大家带来实际利益或者好处,可是大家还是喜欢这样的邻居,见面总是很热情。这一点,德志的妻子也明显地感觉到了。
德志做好饭,就出来喊他妻子,她抱着孩子回来,德志抱着孩子,逗着玩了一会儿。德志让她先吃,自己等一会儿再吃。
她也不客气,吃了起来。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