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如何起兵还需要仔细筹谋一番。”
御史大夫韦挺捋了捋长须,意味深长的说道。
“嗯。”
环视众人,李泰询问道:“诸位可有献策?”
“本王必不吝赏赐,献策者当为首功。”
‘唰!!!’
顿时,在场所有人都抬起了头,目光炽热。
他们知道这个首功并非是起兵之功,而是从龙之功,一如昔日的长孙无忌一样。
“殿下。”
“臣斗胆建言!”
功曹参军、鲜卑人谢偃站了出来。
“允!”
李泰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其它人纷纷瞩目。
“欲定长安,必先取皇城,而皇城之重,人尽皆知。”
迎着所有人的目光,谢偃胸有成竹的说道:“十二卫之中,左右卫负责宫禁宿卫,左右金吾卫负责宫中、京城巡警,左右卫又称羽林军,把守皇城之北的西内苑,分驻玄武门左右。”
“左金吾卫巡皇城东街,驻永兴坊,距离景风门最近;右金吾卫巡皇城西街,驻布政坊,距离顺义门最近。”
“如若我们从长安城中发动攻势,只有三条路,分别是含光门、朱雀门、安上门。”
“但这样势必会被左右金吾卫捕捉动向,及时从景风门、顺义门进入皇城,从而阻止我们。”
“因此,这一进攻方向显然是不可取。”
“为今之计,效仿陛下昔日,从西内苑,入玄武门,先行控制住太极宫,而后逼迫陛下下诏讨伐太子,掌握了大义名分,殿下便可以驱使十六卫进攻东宫,大事定矣。”
“大善!”
在场众人万一不对谢偃刮目相看。
当年,秦王李世民之所以成功,最大的原因在于玄武门守将常何归顺了他,现如今,站在魏王一方的左卫将军薛万彻同样控制着玄武门,这便是天赐良机。
魏王可以谋反,但不能被天下人认为谋反,挟持陛下以令东宫,这便是堂皇阳谋。
“殿下。”
魏王长史杜楚客补充道:“臣以为进入太极宫只需三千人即可。”
“有左卫将军协助,左卫上万人足以勘定皇城局势,拿下东宫。”
“只太子一人,不足以让殿下平稳登上储君之位。”
“吴王、晋王不可小觑。”
‘咯噔!’
一时间,众人都意识到了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只有所有的威胁都被铲除,李泰才能毫无阻碍的登上皇帝之位,而不只是一个小小的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