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出人意料的大梁城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时间一晃,已经是三日之后,魏国的王都——大梁城外,来了两个年轻人。
看着眼前这座巍峨的都城,少年语气有些感慨。
他记忆中关于大梁城的东西并不多,但这两句诗却让他一直记在心里。
与之相关联的,还有几句——“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这几句诗出自诗仙李白的《侠客行》,写的是一个荡气回肠,忠肝义胆的豪侠,这样的江湖就算是对于一个局外人来说,也极为让人神往。
晓梦站在一旁,听到少年的话,她眉头一挑。
修缘说的这句话很有意思,她本就出身魏国,关于这座王都发生的事情,自然也知道不少。
当年,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出现了两个侠义之士,一个名为侯嬴,一个名为朱亥,当年长平大战后,秦攻赵,进围邯郸,赵国濒临灭亡,向魏国求援。
当时的赵国于魏国来说,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但当时魏安釐王因畏惧秦国的威胁,命大将晋鄙驻军邺城按兵不动,暗中观望。听闻这个消息之后,魏无忌便率门客赴赵死战,途经夷门辞别侯嬴时,侯嬴献策,盗虎符夺军权以救赵。
之后又牵扯出一位女子——如姬。此女是魏王的宠妃,魏无忌曾为其报杀父之仇,如姬一直心存感激,后深夜潜入魏王卧室盗取虎符,交由对方。而后魏无忌携虎符至邺城,然事情却出乎他的预料,大将晋鄙疑其假传王命拒交兵权,不得已之下,朱亥突以铁椎击杀晋鄙,最后魏无忌才夺得兵权。
至于此事的最后,则是魏国与赵、楚联军合击秦军,终大败秦师,解邯郸之围。
而献计之人侯嬴却始终迈不过心里的那道门槛,虽救赵是为了家国大义,但窃符之举说到底还是背叛了魏王,最后他选择以死明志。
面向北方自刎而死,后世又称其为北乡自刭,广为流传。
关于此事,魏国之中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魏王短视,优柔寡断,不知唇亡齿寒的道理,若是赵国灭亡,魏国便是下一个赵国;而另外一种则是,魏无忌不遵王命,杀害本国大将,连累了如姬,是一个十足的小人。
对于这两种声音,晓梦在当时其实也不知道哪一种是正确的,但现在跳出王权之外来看,她觉得信陵君魏无忌是对的。
魏国不是魏王的魏国,而是魏国人的魏国,信陵君帮的不是魏王,而是魏国,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的想法是不同的,她如今已然入道,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来看此事,自然也就得出了不同于俗世之人的结论。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这是她此行最大的收获。
“走了。”
就在两人准备入城的时候,远处传来一阵骚动,一队禁军小跑着冲了过来,将人群分开,空出了中间的大道。
见到这种情况,修缘与晓梦微微一愣,在他们看来,能有如此排场,自然不会是什么普通人,两人刚到大梁,没必要去凑那个热闹。
想了想,修缘拉着晓梦干脆往后退了退,来到人群后面。
不多时,两人便见到了此事的罪魁祸首。
只见宽敞的大街上出现一个个子极大的壮汉,全身布满爆炸性的肌肉,宽阔的肩膀,走在大街上,就好似一堵墙走了过来。
其身后还背着两把如同两片芭蕉叶的大刀,见到这一幕,修缘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一个人的名字。
典庆。
对于魏国来说,这可以算是一个传奇性人物。
在战场上,凭借刀枪不入的身躯,一连干翻十三辆战车,这样的战绩,放在任何地方都是极为耀眼的。
“是典统领啊!!”
“听说这一次外出剿匪,那些匪徒一听是典统领,还没交手就已经跪地求饶了。”
“很正常,典统领就算是站在那里,任由那些人攻击,恐怕也伤不到他一根汗毛。”
“对了,他旁边的那个姑娘是谁?不会是抢来压寨夫人吧?”
队伍之中,还有一个姑娘正站在典庆的身旁,昂首阔步,在这个时代,女子本就处于劣势,但如今对方不仅加入了军队,还与典庆站在了一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惊掉人下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