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也是因为有了孙子的缘故,宜妃对她这个老五媳妇的看法也随之改变了不少。
不仅如此,宜妃还开始对婉汐各种关照,该伸手帮忙的地方都毫不吝啬地伸出援手。
不过,婉汐倒是个大度的人,她并没有把宜妃之前的态度放在心上。
毕竟在古代,婆媳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媳妇正常都是处于下风的那一方。
所以,该退让的时候婉汐就会退让,只要自己不吃大亏就好。
朱嬷嬷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眉眼间透出沉稳。
此时,朱嬷嬷仔细地查看布置好的产房。
屋里的窗户擦拭得干净,新糊的纸窗让柔和的光能够透进来。
地面是用水反复冲刷过晾干的,然后铺上了一层厚实而簇新的青砖色毡毯,走在上面,落脚无声。
临窗的大炕烧得暖融融的,炕上铺满了崭新的厚棉褥,柔软而舒适,上面还铺着浆洗得雪白挺括的细棉布单。
另一头的炕头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几大摞柔软洁白的细棉布巾,它们像小山一样堆放在那里。
旁边还有一堆洁净的棉花团。
靠墙的红木条案上,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
小匣子里面,一排白瓷小罐整齐地排列着,每个小罐上都贴着红纸标签,上面用娟秀的字体写着“止血散”、“定神丸”、“老参片”等字样,都是到时候可能用上的。
几个大铜盆被擦得锃亮,几把剪刀和光亮的银针被用白布仔细地包裹好,放在蒸煮过的小竹筐里,散发出淡淡的草药香气。
在这些物品的旁边,还有整裁剪好的的细白棉布和分好的小捆洁净的线,它们等待着被使用,生产用得到东西都被细心和周到的准备着。
朱嬷嬷视察好,回去回话了。
“回福晋话,”朱嬷嬷的声音平稳而清晰,“产房按照规制和太医的吩咐,都已经预备妥当了。
摆放东西也日日擦洗,通风口也留着,每日会按时开窗透气,保证空气的流通。
热水房就在隔壁的耳房,灶火日夜不熄,热水可以随用随取,非常方便。
稳婆张氏和吴氏几人,昨儿个已经来了,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请福晋放心。”
这几位接生婆子是老手了,经她们手接生的贵人小主子不下十数位,经验丰富,老道至极。
见婉汐点点头,朱嬷嬷继续汇报:“药材方面,已经严格按照老太医所开的单子,由老奴亲自前往库房精心挑选出的上等货色。
至于那些棉布巾子、小衣小被以及包裹孩子的襁褓等物品,更是经过处理的。
先是用滚水足足煮过,以确保其洁净,然后又在大太阳底下暴晒了,直至完全干燥,才收进箱里备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