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木台矗立其中,台上铺着明黄色的桌布,显得格外庄重。
宣讲人端坐在木台之上,俯瞰着台下乌泱泱的人群。
在台前,百姓拥挤在一起,嘈杂的嗡嗡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官差们手持铜锣,用力地敲打着,发出“咣咣”的巨响,让人群一下子安静下来。
只听他们高声喊道:“肃静,肃静。”
然后他们细细说来怎么种痘。
“啥?弄点子牛身上的那玩意儿能防‘天花’?唬人的吧?”一个买卖人一脸不信地嚷嚷道。
他的声音在人群中引起了一阵骚动,不少百姓都露出怀疑的神色。
旁边抱奶娃娃的妇人却急得直跺脚,她瞪大眼睛看着那个买卖人,大声喊道:“管它是真是假。有太医动手,怕啥。我娃还小,说啥也得种上。”
…………
这边议论不绝于耳,那边的京郊已经开始种痘了。
凉棚下,太医们忙得不可开交,他们不停地在人群中穿梭。
汗水顺着他们的额头滑落,浸湿了他们的衣领。
一个太医刚刚给富户的小少爷种完牛痘,孩子“哇”地一声嚎啕大哭起来,拼命往奶娘怀里钻。
这一哭,引得周围的孩子们也跟着哭闹起来,一时间,凉棚下哭声、喊声、吵闹声响成一片。
负责维持秩序的兵丁们嗓子都快喊劈了,才堪堪拦住这乱糟糟的人群继续闹。
………太子那边………
小太监猫着腰,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好不容易才跑到太子身边。
他气喘吁吁地向太子禀报:“太子爷,人太多了,太医们快撑不住了,痘痂……眼瞅着就不够了。”
胤礽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了一下,他端起茶碗,不紧不慢地撇了撇沫子,然后放下茶碗,声音中带着一种不容反驳的劲头,说道:“这点事也来报,再去派人取些痘痂来,慌什么?
今儿个孤在这儿盯着,能出什么事。”
太子“砰”的一声放下茶碗,小太监赶忙去催痘痂了,他也是一时慌了神,挨骂了脑子就清醒了。
………………
时间一天天过去,而在京郊的村子里,百姓们的心里却渐渐踏实了。
那些种了痘的人,起初胳膊上会起几个小红疙瘩,稍稍有些发痒,人也显得没什么精神。
但不过短短三五天的时间,这些症状就都消失不见了,人们该干什么还干什么,甚至精神头都比以前更足了。
这边的一棵老槐树下,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消息集散地。
汉子们或蹲或站,嘴里谈论着种痘的事情。
“嘿,老张头,你家二小子种痘后就蔫巴了两天,这才几天,就又活蹦乱跳的了。
想当初我家那口子种痘的时候,可遭了老罪了……”一个汉子摇着头,满脸感慨地说道。
老张头脸上笑开了花,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太医、贵人们也都住在庄上,我现在可安心了,他们天天有人按着人头询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