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芝有些意外,但还是道了声谢,坐了下来。
他站在她旁边,手扶着椅背,俯身与她攀谈。
“你是隔壁村的兰芝吧?以前在集市上见过你。”
她点点头,显然对他有印象。
孙启荣笑容温和,话题不急不缓地展开。他开口便是成语、古诗,还有一些带着书卷气的词句——那是他平日里刻意积攒下来的“谈资”。
他故意挑一些她可能听不懂的词,比如“白驹过隙”“蜉蝣寄命”,看她微微皱眉的样子,再慢条斯理地解释,让她恍然大悟。
那一瞬间,他从她眼底看到一种清澈的好奇——
一种仰视的、带着信赖的目光。
这种智力上的落差,让他暗暗生出一种隐秘的快感。
他开始有意控制节奏——
她提到家里穷,他就聊“做生意能赚钱”;
她问他学业如何,他就提“当老师的理想”;
她沉默时,他会丢出一个关于读书的小故事,把她的注意力重新牵回来。
直到他故作随意地说:“我去年差八分就考上大学了。”
兰芝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像是冬日里突然投进的一束阳光。
他心中微微一动,笑容却不变。
这女孩崇拜文化人——那就多谈读书。
她在乎家境——那就适当显露自己“懂赚钱”的一面。
她一犹豫,他便迅速把话题拉回理想和未来。
每一次话锋的转变,都像是他手中细密的线,慢慢缠绕上她的心。
车外,荒凉的田地在寒风中一闪而过。
车内,颠簸和柴油味成为背景噪音。
这一天的班车,对别人来说不过是一段普通的旅途,
而在孙启荣的心里——
它已经成了一个安静的猎场。
而兰芝,就是他选中的猎物。
冬天的日子过得缓慢,县城到乡镇的班车依旧一天两趟。
那次偶遇之后,兰芝每隔几天都会进城,理由多半是帮家里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