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我从不出局 > 第133章 从组织到组织(第2页)

第133章 从组织到组织(第2页)

明明这个组织,是他一开始想出来的主意。是他带着林素言在废楼里建灶台、画分区、分配资源,最早提议“资源共享”,最早提出“团队生存”。

可现在,他只是个“负责人”。没人再叫他“教主”。大家只看“顾问”,只听“墨留痕”。

他觉得自己像个摆设。

他想留下点什么。

哪怕是借这个机会,把他的名字写进白露的“神话”里。他要把白露变得不一样,变得像他脑海里那些神秘而强大的东西一样。

“……行吧。”他说,“我小时候翻过我爸的资料。他是做纪实调查的,采访过好几个极端组织。我记得那些祭祀仪式、祷词写法。”

他语气轻描淡写,像是说在玩拼图。

他根本没真正理解那些资料的意义——他以为他写的不过是一份“神化剧本”,能够让人撑一阵、糊弄人、增加凝聚力。

他不明白,那些仪式设计,是为了操纵、隔绝、精神摧毁;

他不明白,那些结构分层,是为了权力控制与责任分摊;

他更不明白,自己动手复刻的东西,远比他想象的危险。

他以为这是一次“创作”。

于是,赵宇动笔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写下了三十多页纸,包括:

外殿、中殿、核心三层结构,分别对应“听者”、“侍从”、“近神者”。

每日仪式分为“晨钟、日献、暮祷、月静”四环,每一环都需重复“祷言引导”,逐渐打散人的时间感知。

制定了祷词书初稿,包括他亲笔写下的那句:“惟有破碎,方得重塑;惟有泯灭,方入神形。”

仪式场地布置建议为灰岩地板+低伏雕像+闭眼静坐+播语暗示,需利用心理投射机制与对称重复结构增强“神启”感。

他写的时候洋洋得意,甚至主动向墨留痕说自己加了一些“进阶机制”。

可他不知道,墨留痕看完那份文稿时,眼中闪过的,已经不是单纯的赞许——

而是一种狩猎者般的惊讶与兴奋。

他本来只是想借赵宇的“创始人身份”,让他编一份“神化剧本”,好作为临时过渡工具。但赵宇交上来的,不是临时壳子,而是真正的神权框架雏形。

“这超出了我的预期。”墨留痕轻声说。

赵宇笑得轻松:“我说了,我懂得很多。”

——他还以为自己“掌控全局”。

但在他写下那句祷词的时候,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

“惟有破碎,方得重塑;惟有泯灭,方入神形。”

——这不仅是一句设计用语,更像是他命运的预言。

归来者现象,是白露迅速崛起的分水岭,白露所在区域也被称为“神启之地”。

信徒暴增,人们开始口口相传:圣女可以让人死而复生。

“她唤回了我女儿。”

“我亲眼看到她掉进深渊,却在第二天清晨出现在神启之地。”

“她是连接两个世界的桥。”

这种流言越传越广,墨留痕只是适时引导,说:

“我们不强求信仰,但神迹确实存在。”

“你们不必理解,只需接受。”

这一态度比直接蛊惑更可怕。因为它让人主动构建信仰,自动完成逻辑拼接,最终奉献自己。

林素言曾试图解释自己没有“复活”任何人,但一次次劝说只换来更热切的信徒——

“圣女谦卑,这是她慈悲的象征。”

她终于明白,在这场荒诞的传播里,自己的话语毫无作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