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我从不出局 > 第104章 她是法律不是人情(第1页)

第104章 她是法律不是人情(第1页)

李悦填志愿时,只报了一个专业——法学。

母亲没有反对,只说了一句:“你决定了,就别后悔。”

她也没打算后悔。

法学对她来说,不是职业选择,而是一种逻辑体系的延展。在那里,她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把“清醒”当作武器,把“同理心”踩在脚下。

她厌倦了生活中那些模糊的、牵绊的、情绪化的讨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应该,什么是不得已。法律不需要你共情,只要你证明。她喜欢这种明确的界限,像手术刀,冷硬而锋利,切开一切伪饰与哀怜。

大学第一年,她住的是六人间。

其他室友都还没完全褪去高中生的稚气,喜欢在寝室里讨论“谁长得帅”“哪个老师最严”,在宿舍群里发今天美美的自拍,也爱翻着法律基础课本装腔作势地念:“你知道什么是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吗?”

李悦听了一会,没发表意见。她知道自己不是她们那一类人。

下课就去图书馆,不参加学生会,不看选秀综艺,不和人分享奶茶优惠券。手机里装了六个法条app,最常用的是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网。

别人记歌词,她记判例。

她不合群,也没打算合群。有人说她“太高冷”,也有人在背后议论:“装什么清高。”但很快,那些议论也懒得继续了。她不回应,不交好,也不撕破。只是安静地把自己从人群中剥离,像一块安放在玻璃罩下的金属构件,锋利但不锋芒毕露。

大二上学期,她被推荐参加校辩论赛。

起初她不打算去,她不喜欢那种为了博眼球而夸张论点的表演场。直到听到辩题那一刻,她抬起头:

“如果当事人拒不认罪,律师是否应该放弃辩护权?”

那天她站在台上,抽到反方——不应放弃。

对方辩手情绪饱满,引用了各种真实案例,说“恶性案件中当事人无悔意,律师为其辩护本质是为虎作伥”;还有人搬出“良知”“道德底线”“职业操守”。

李悦一直低头做笔记。她的指节没有动,连表情都没什么变化。直到四辩自由环节开始,她才开口:

“你们在讲‘人性’,我在讲‘制度’。你们说‘良知’,我说‘职业义务’。如果律师开始挑选是否辩护,那谁来保证公权力不滥用?谁来保证每个被指控者的基本权利?”

她语气冷静,咬字清晰:“你们在用‘恶’构建一种情绪高潮,而我在用‘法’告诉你们——不是谁更值得怜悯,而是谁拥有权利。”

她没有提高声音,也没有煽情言辞,只是将话语一刀一刀地剖开,像在进行一场精密手术,剥离掉所有伪装成道德的感性外壳,露出法律体系赤裸的骨架。

辩论结束,全场安静了两秒,然后爆发掌声。

她的队伍赢了。老师在讲评时说:“反方李悦同学,答辩冷峻克制,不煽情、不退让,是难得的好苗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