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真的要去超市做任务吗?"小唐抓着背包带的手指关节发白。
汪璒点点头:"就从问鸡蛋在哪开始,像我当初一样。"她从包里拿出一个自制的小徽章,"戴着这个,店员就知道你是练习生,会特别耐心的。"
小唐接过徽章,上面画着一只正在破茧的蝴蝶。这是汪璒熬了三个晚上设计的。
"谢谢。。。"小唐的声音几乎听不见,但眼睛里有了光。
收拾教室时,汪璒发现路勋乐还没走。他坐在角落,正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
"偷记什么研究笔记呢?"汪璒凑过去。
路勋乐下意识捂住笔记本,但汪璒已经看到了顶部的标题:《自然引导者特质分析——以beta004为例》。
"喂!"汪璒伸手去抢,"我不是你的研究对象!"
路勋乐高举笔记本,两人身高差让汪璒徒劳无功。在挣扎中,她不小心踩到自己的鞋带,向前扑去。路勋乐急忙伸手扶住她,两人瞬间近得能数清对方的睫毛。
"抱歉。。。"汪璒慌忙后退,脸颊发烫。
路勋乐也红了耳朵,干咳一声:"其实。。。我想正式邀请你加入团队。不是作为研究对象,而是作为顾问。"他递出一份正式聘书,"你的实战经验比我们所有理论都有价值。"
汪璒翻开聘书,薪酬数字让她瞪大眼睛:"这。。。这也太。。。。。。"
"物有所值。"路勋乐认真地说,"你知道叔公那个系统开发经费是多少吗?而你用三个月就验证了它的核心价值。"
回家的路上,汪璒的思绪乱如麻。加入团队意味着要将这段经历系统化、理论化,帮助更多像她一样的人。但同时,她也担心商业化会扭曲那份纯粹的善意。
手机震动起来,是小唐发来的消息:「汪姐姐,我试着跟楼下便利店阿姨说了句话。。。她说鸡蛋卖完了。。。这算成功吗?」
汪璒的嘴角不自觉上扬:「当然算!明天继续,奖励自己一块巧克力吧!」
她想起系统给她的第一笔奖励——24元,买那瓶毫无必要的矿泉水。现在,她正在给他人发放同样珍贵的"奖励",哪怕只是一块巧克力。
周末,汪璒如约来到路杊家,准备帮忙整理他的研究资料。路勋乐说有重要发现要和她分享。
路杊的书房像一个小型图书馆,四壁书架直达天花板,中间是一张巨大的橡木书桌。老人正在翻阅一本发黄的笔记本,见到汪璒立刻招手。
"来看看这个,小汪。"路杊指着笔记本上的一页,"1987年的记录。"
汪璒凑近看,泛黄的纸页上是一幅手绘的流程图,标题是《社交行为激励模型》。她倒吸一口冷气——那结构与"社交激励系统"几乎一模一样。
"您三十多年前就。。。"
"理论框架一直有,缺的是技术手段。"路杊的眼睛因回忆而朦胧,"当年只能靠人工记录和代币奖励。"他翻到下一页,指着一张泛黄的照片,"这是我的第一个测试小组。"
照片中是年轻的路杊和几个青少年,站在一栋老建筑前。汪璒突然指着最边上那个低头的小女孩:"这是谁?"
路杊的表情微妙地变化了一下:"一个。。。特别的孩子。极度聪明也极度敏感,后来。。。"老人的声音低下去,"出了点意外。"
汪璒正想追问,路勋乐抱着一摞文件进来:"找到了!原始系统设计文档!"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三人沉浸在资料整理中。汪璒负责将路杊的手写笔记数字化,那些密密麻麻的记录让她对老人的执着肃然起敬。有些案例描述让她心碎——有人因为一次当众出丑十年不敢出门,有人因为口吃被嘲笑从此沉默寡言。。。
"叔公一直说,社交恐惧是最残酷的牢笼,"路勋乐递给她一杯茶,"因为钥匙就在囚徒自己手里,但他们不敢伸手去拿。"
汪璒若有所思:"所以系统是给他们的。。。一个够钥匙的理由?"
"正是如此。"路杊的声音从书架后传来,"恐惧使人画地为牢,而希望。。。"老人突然停住,接着是一声闷响。
"叔公!"路勋乐冲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