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军工科技重组股有哪些 > 四千三百四十一章 曙光(第1页)

四千三百四十一章 曙光(第1页)

滨海市的晨雾像被超导磁体吸附的铁屑,在浩宇科技总部大楼玻璃幕墙上凝结成细小的水珠。吴浩站在量产线观察窗前,看着十二台机械臂在真空腔体内划出银色弧线——每一次离子束轰击靶材的微光,都精准得如同手术刀,却让他想起二十年前民房实验室里那盏忽明忽暗的台灯。那时他攥着仅有的

5000元科研经费,连劣质靶材都要反复切割使用,如今的自动化产线,像一场不敢细想的梦。

“先生,第三批次薄膜的位错密度已降至

1。2个平方毫米,但边缘检测到

lah6析出物。”可可的声音在电磁屏蔽场内泛起金属质感,环形屏幕上弹出薄膜截面的透射电镜图像:那些针状白色析出物斜插在超导基质中,像冬日湖面下冻结的冰棱,“能谱分析确认是氢气压强波动导致,昨晚优化的

0。001pa控制方案,在量产第

200片时出现了微秒级延迟。”

吴浩的指尖划过观察窗上的水雾,留下一道弯曲的痕迹。他俯身凑近屏幕,放大析出物与基质的交界区——那里的晶格排列出现了极细微的错位,像乐谱里多出来的半拍。“启动‘量子隧穿’补偿程序,”他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对实验数据的熟稔,“让机械臂在沉积最后

5nm时,加入

0。1秒脉冲式氢气流,频率同步晶格振动基频的

13。”

身后的老陈拿着检测报告的手顿了顿:“浩哥,这相当于让机械臂跳‘量子芭蕾’,现有程序库没有匹配参数,而且……”他指了指屏幕上跳动的氢气压强曲线,“脉冲气流可能引发局部温度骤升,之前的模拟显示有

30%概率导致薄膜开裂。”

吴浩没有回头,目光仍锁定在晶格图像上:“十年前我们在民房做

lah10高压实验时,不也用高压锅改造过反应釜?科学从来不是等所有参数完美才开始。”他抬手在操作台上轻点,可可立刻调出分子动力学模拟画面——氢原子在晶格间隙中像受惊的鱼群,而脉冲气流如同精准投放的饵料,引导它们有序填充空位,“让三号超算节点实时计算温度场分布,机械臂传感器灵敏度提升

5倍,一旦超过

287k立刻暂停。”

操作台上的

3d打印机突然嗡鸣起来,透明舱门内,金属粉末在激光作用下迅速堆积,半小时后吐出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陶瓷芯片——这是可可根据新参数现场设计的量子隧穿控制器。老陈接过芯片,指尖触到冰凉的表面,突然想起十年前吴浩在实验室里,用烙铁手工焊接电路板的场景,那时的焊点歪歪扭扭,却撑起了浩宇科技的第一个超导样品。

就在这时,实验室顶部的红色警报灯开始低频闪烁。“先生,北门安保系统捕获两名商业间谍,”可可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屏幕上跳出监控画面:两人穿着印有“设备维修”的蓝色工装,正被安保机器人的激光束锁定,其中一人掉落的工具包里,露出半块灰暗的薄膜,“初步检测显示,该薄膜含

la元素,但超导临界温度仅

120k,且表面裂纹密度是我们产品的

8倍。”

吴浩捡起桌上的样品盒,里面装着刚生产的第十片合格薄膜,淡紫色的光泽在灯光下流动。他想起十年前量子点专利被窃时,对手也是用这种“仿制品”混淆市场,那时的他只能在发布会上愤怒地展示数据对比,而现在,可可已能通过全球超算节点,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