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穿越成末代皇后 > 第196章 变化(第3页)

第196章 变化(第3页)

马佳绍英只得暗暗期待醇亲王推荐的郑孝胥尽快入宫述职,为自己分担压力。更多的是期待这位汉臣如何凭借一己之力为皇上太后效力,为皇室破局。

午时末的紫禁城笼罩在炽热的太阳之下。内务府总管大臣马佳绍英端坐在书案前,案头堆叠着厚厚的奏折文书,每一份都盖着朱红色的火漆印,标注着"急"、"密"等字样。

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其中一份奏折,想的确是前日移送呈交皇太后的奏折,眉头紧锁。按理说,这类涉及内务府官员惩处与皇室资产整顿的重要奏折,皇太后应当早已批复。可整整两日过去,竟未见任何回音,连往日里往来传话的小太监也不见踪影。

"难道。。。。。。"马佳绍英指尖一顿,心中忽然升起一丝不安,"难道皇太后将奏折留中不发,是对本官擅自做主的警告?"

自从三天前朝会后,他迫于内务府官员的集体施压,特别是前任大臣索勒豁金·世续的私下提点,对涉事贪污官员的惩处力度确实有所松动——革职查办者从二十七人减至十三人,罚俸降职的官员也减少了近小半数。

马佳绍英原以为这只是权宜之计,待风头过后,再徐徐图之。可如今皇太后两日不发话,莫非是对他的自作主张已然不满?

正当他思绪飘渺之际,值房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那脚步声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威严。

"吱呀——"门被轻轻推开。

马佳绍英猛然抬头,只见皇太后身边的首领大太监李总管缓步走入值房,身后还跟着个平日里负责向皇太后呈送奏折的小太监。那小太监双手捧着一个紫檀木托盘,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几本奏折,正恭敬地站在一旁。

"今儿是吹什么风?"马佳绍英当即起身,脸上堆满笑容,向李总管拱手问候道,"李总管怎么有空来访内务府了?不在太后娘娘身边伺候。"

李总管微微一笑,那双精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深意:"哪里呀!咱家这是受太后娘娘的吩咐,特意来内务府向绍英大人叮嘱一二。"说着,他朝身后小太监抬了抬下巴。

小太监会意,双手将托盘上的奏折小心翼翼地呈上,轻轻放在马佳绍英的书案前。

李总管用拂尘指着这一摞奏折,缓缓开口道:"绍英大人对此怕是久等了吧!这些奏折皆是由皇上批复,且每一本奏折皇太后都已过目,皇太后对于其中的批注都没有意见。"

“绍英大人知道其中的意思了吧!”李总管直盯盯的看着马佳绍英的眼睛。

马佳绍英闻言,心中一震,当即了然——这既是皇上的意思,也是皇太后的意思。

"本官知道了。"马佳绍英恭敬地欠身应道,声音里却藏着几分难以察觉的惊讶。

他的目光落在那一摞奏折上,心中却泛起层层涟漪。皇太后竟然让皇上进行处理批注?这可是大清开国以来都未曾有过的先例!

"皇太后这是要还政皇上吗?″

纵使小皇帝溥仪平日里表现愈发沉稳,可毕竟只是一个六岁的孩童,如何就能处理政务?更令他疑惑的是,最近在公共性场合朝会上,小皇帝的表现却又那么的懦弱胆怯平庸,与从前判若两人——往日里还偶有孩童天真之态,如今却仿佛一夜之间成熟了许多,只是那种成熟中透着一丝说不出的古怪。

"本官定当谨遵太后与皇上旨意。"马佳绍英低头应道,心中却思绪万千。

李总管见马佳绍英思索间不停点头,便知晓这位内务府总管已经明白了其中深意——皇太后已经放权,今后宫廷政务尽量全权由皇帝处理。

"既如此,"李总管微微一笑,拱手道,"皇太后还需要咱家伺候,那咱家这就告辞了。"

说罢,他转身缓步离去。

马佳绍英站在原地,望着李总管离去的背影,又低头看着案头的奏折,心中如同翻江倒海。

皇太后这是要让权?让一个六岁的孩童处理朝政?

还是说。。。。。。这背后另有深意?

小皇帝的表现,为何会突然判若两人?

而自己,又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局?

这一日,内务府值房内的马佳绍英心中,却已燃起了一团迷雾重重的火焰。

李总管的身影消失在值房门外,马佳绍英却仍端坐在书案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摞刚刚呈上的奏折。连廊下宫灯在风中摇曳,阳光将他映照在青砖地上,宛如一幅动荡的水墨画。

他闭了闭眼,长长地呼出一口气,仿佛要将方才的种种疑虑与不安尽数吐出。良久,他才缓缓睁开双眼,伸手拿起最上面那份由皇帝批注的奏折。

——小皇帝的笔迹。

马佳绍英的眉头微微一挑。这字迹虽稍显稚嫩,却透着一股子刻苦练字的痕迹,每一笔每一划都工整有力,颜筋柳骨的架势已初见端倪,甚至还能看出几分欧体的险峻与赵体的灵动。

显然,这是在帝师陈宝琛的严格教导与陆润庠的悉心指点下,以颜、柳楷书入门,再采众家之长所练就的成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