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穿越成末代皇后 > 第190章 安家(第1页)

第190章 安家(第1页)

郑孝胥倚在正院的廊柱下,看着郑大郑二两个人忙碌的收拾了一下午,才粗粗收拾着宅院一遍。两人虽卖力,却也只着重将正房卧室和书房收拾得像模像样——床帐铺得平整,书桌擦得锃亮,文房四宝都按郑孝胥的习惯一一归置。

其余房间却还保持着前房主离去时的模样,遗留下来的家具陈设略显杂乱,还未规整打扫。

"这两个人只能干些粗笨的活!"郑孝胥摇头轻笑,心里盘算着日后的日子。郑孝胥踱步到院中,看着院中光秃秃的砖地,意识到一个现实问题——郑大郑二都是跟随在自己身边的随从,烧火做饭这般精细活计,断断做不来。

"得寻个会烧饭的老妈子,照顾日常起居。"郑孝胥暗忖道。

郑孝胥看了看时晨才申时——(4:25),距离约定时间还早,趁着两个人忙活的间隙,郑孝胥信步走到邻院。

两日前初来乍到时,郑孝胥曾向几位邻居打听过宅子的情况,如今正好借这机会向邻居们问问可有合适的厨娘推荐。

"郑老爷客气了!"隔壁院里一位正在晾衣裳的老太太笑眯眯道,"要说烧饭的,不远处的砖塔胡同里有个杨婆子,最是妥帖不过。从前这老虎庙胡同的人家,凡是需要雇佣帮工都去哪塔砖胡同里找,那儿大杂院多,人也多。"

"那杨婆子男人走了两年了,一双儿女也都成了家——儿子跟着泥瓦匠学手艺,为人老实;女儿嫁去了南城。这婆子如今跟着儿子儿媳住,闲来无事,凡是这附近胡同红白喜事都会搭把手,最会烧得一手好家常菜。"

郑孝胥谢过,又去问了几户邻居,众口一词都说这杨婆子厨艺不错,为人又和善,街坊邻里都夸赞。

当下郑孝胥便依照邻居给的地址,寻到了塔砖胡同杨婆子居住的大杂院。杨婆子正在灶台前忙活,见有人来访,忙擦了擦手出来相见。她约莫五十出头,虽衣着朴素,却收拾得干净利落,面上带着和气的笑容。

"老婆子见过老爷,不知老爷寻老婆子做甚?"她微微欠身。

郑孝胥上下打量,见她虽鬓角微白,但精神矍铄,说话间眼角眉梢都是笑意,想来性子不会太刁钻。他又特意看了看厨房,虽简陋,却收拾得井井有条,灶台上一尘不染。

"杨婆子,我想请你到舍下帮忙烧火做饭,不知可愿?"郑孝胥当即道出来意。

“在下这才搬到附近的老虎庙胡同居住,身边只得两个男子随从,于烧火洗衣做饭那是一窍不通。在下冒昧向众邻居打探,得了众人的推荐,这才寻到住所。”郑孝胥向杨婆子说明情况。

杨婆子一愣,随即喜笑颜开:"这。。。这怎么好意思。。。。。。"

"工钱好商量。"郑孝胥温和道,"一月三块银元,包吃住,只需负责烧火做饭和些许家务。"

杨婆子连连摆手:"不瞒老爷说,我儿子儿媳待我极好,原是不愿再出门的,如今也只在邻里有事时帮帮忙,挣点散碎银子。只是。。。听老爷的意思要长期雇佣。"她犹豫片刻,又道,"若老爷不嫌弃,我倒是可以试试。只是得和家里人。。。。。。商量商量。"

“这是自然,该与家人商量一番!”

"若是明日能上工,试用一日,若能满意月薪三块银元,外加固定四季衣裳各一身。"郑孝胥爽快道。

“那老爷且等等。”

杨婆子随即进了里屋,和媳妇儿两人商议一番。

“妈若这位老爷是真心长期雇佣,管吃住还给一年四季的一身衣裳,一个月还给三块银元,还只管烧火、做饭、洗衣等日常琐事,莫不是骗子吧?”

“咱们大杂院儿也不是没有去做烧火婆子的,哪家开这么好的条件?虽说咱们家只平常度日,好歹还有些积蓄。”

“哎,话不能这么说,那老爷说了就在前儿老虎庙胡同做工。离这又不远,不妨试一试,若是成了明年这时候老婆子该添个孙子了。”

当下杨婆子和郑孝胥两人便去了坊官处,当着坊官的面签订了雇佣契约。约定了一应待遇工钱,试用一日若不满意不退定钱。杨婆子按了手印,郑孝胥付了三日的定钱。临走时,杨婆子还特意问了宅子的方位,说是明日一早就过去。

"这婆子倒是爽快。"回程的路上,郑孝胥心想,"得众人推荐厨艺既好,为人又实诚,比那些挑三拣四的老婆子强多了。"

日影西斜,转眼已是申时末。郑大郑二终于将其余房间收拾妥帖,将遗留下来的家具陈设规整了一遍。郑孝胥满意地环视一圈,嘱咐道:"你们将前房主所留下来的被褥碗碟等物品仔细看看,有用的单独收起来,咱们这便出门。"

主仆三人锁好宅院大门,叫了三辆人力车直奔全聚德。郑孝胥坐在车上,想着明日杨婆子就要来上工,宅子里便有了烟火气,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期待,尝尝这众人推荐的手艺。

"咱们请客,别让修二兄还等着呢。"他轻叩车壁,对车夫道,"去全聚德!"

车轮辘辘,载着他驶向那顿期待已久的京味大餐。这一日的奔波总算有了圆满的收梢——新宅已定,厨娘已聘,七八天前从上海辗转而来的这一路风尘,终是在这北京城的胡同深处,寻得了一个安稳的落脚处。

更多的不单单只是为了请这修二吃上一顿,这接触下来郑孝胥发现修二人际关系还是颇为复杂。

自从得知自己被任命为内务府广储司长官,通过与醇亲王的书信来往,多少也知道些许如今皇室的规划。

在这变卖财物一事上,经过思考颇为认可皇室此举,若要复兴大清首要之举便是这钱粮一事。

如今到了京城结交些中下层人物,好利于日后行事——变卖宫中财物。

修二这类人在北京城小道消息最是灵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