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储司员外郎指使小太监脱掉衣裳鞋帽,只留一条亵裤。
众人重新打开银库,依次进入。
银库内烛火摇曳,昏黄的光线将一众人等的身影拉长,投映在冰冷的墙壁上。
马佳绍英与广储司员外郎二人举着烛火,目光紧紧跟随着每一个搬运银锭的小太监,不敢有丝毫懈怠。
而会计司郎中与员外郎,在一旁支取银锭,记录账册支出。
小太监们屏气敛息,脚步匆匆却又格外沉稳,双手稳稳托着银锭,小心翼翼地朝着银箱走去。
小太监每一步落下,都似怕惊扰了这寂静又肃穆的氛围,唯有脚掌与地面摩挲的细微声响。
那用来装官银的箱子,皆是用上好的木材打造,箱体方正,边角处打磨得圆润光滑。
宫廷传统用来装银锭的箱壁厚实,约有一寸来厚,既能防潮又能防虫蛀,以确保银子存放的安全。
箱子长约两尺,宽一尺有余,高半尺左右
,这样的规格,装满银子时,重量正好在50到100两之间。
为了尽可能节约箱子,马佳绍英吩咐太监,寻了几个大木箱子,将每个箱子都装满五千两的银锭,约有312。5斤重。
一个小太监双手捧着一锭50两的大银元宝,来到银箱前,微微屈膝,缓缓将银元宝放入箱中,发出沉闷的“哐当”声。
紧接着,又有小太监拿来两个25两的银锭,轻轻码放在大银元宝两侧,满堆放整齐不多不少,直到一箱装满五千两白银。
马佳绍英的目光紧紧盯着箱子,嘴里低声念叨着:“这是第十箱了,仔细着点,别弄错了。”
会计司员外郎则站在一旁,一个仔细清点着已装箱的数目,一个拿着毛笔,在账本上快速记录着每箱的重量、编号。
账本每一笔都写得工工整整,一行行娟秀的小楷,承载着这50万两银子的去向,也记录着此刻银库内紧张而有序的一切。
会计司郎中,在一旁写好封条,盖上印鉴,贴在已经装好银锭的木箱上,以示其作用。
银库内烛火晃悠,众人的身影在昏黄光影里忙碌穿梭,似被上了发条的人偶,一刻不停。
小太监们搬着银锭,脚步急促,额头汗珠滚落,汗珠滚落至前胸后背。
有的因长时间负重,手臂微微颤抖,却咬牙坚持,不敢有丝毫停歇。
马佳绍英眉头紧锁,在银箱间来回踱步,时不时凑近查看装箱情况,神色凝重。
广储司员外郎扯着嗓子指挥小太监,声音都有些沙哑,还不时和内务府总管大臣马佳绍英交流几句,眼神满是焦急与专注。
会计司员外郎坐在一旁的木箱上,账本摊在腿上,烛光映得他眼睛酸涩,却依旧飞速书写,笔尖在纸张上摩挲,沙沙作响。
随着时间流逝,银库内堆积装着银锭的箱子越来越多,码放得整整齐齐,白花花一片,晃得人眼晕。
不知过了多久,马佳绍英长舒一口气:“可算清点整理完了。”众人停下手中动作,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瘫坐在地,大口喘气。
此时,天色渐暗,暮色透过银库门缝,洒下几缕微光。
众人有序缓缓退出银库,各自掏出钥匙,锁好库门,发出清脆声响。
会计司员外郎在郎中示意下将账本递给内务府总管大臣马佳绍英。
马佳绍英翻看确认无误后,郑重递给会计司郎中吩咐收好。
众人伫立片刻,望着银库大门,心中明白,如今万事俱备,只等醇亲王载沣的示意
。
马佳绍英长舒一口气,声音带着几分疲惫,朝着众人说道:“时间也不早了,各自下值回家吧。”
声音在略显空旷的银库外回荡,宣告这场忙碌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