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那队人迤逦往深山中去,回身再看自家的扈从们,只见一个个面目肃然,杀气腾腾,不禁笑道:“此番出城是为了赏玩风景,大家不妨放松些。虽然一时不能入山,在此地远眺群峰,也足以开阔心胸。”
当下众人在此地休息。
狐笃留了几个部属在此地伺候,雷远将他们和冯乐叫到一起,细细询问米仓道沿线的山水形势。再以此为由,延伸到整个巴西郡,乃至益州各地的传说、逸闻。
他此番动兵既然是投石问路,任务便不止在军事,另外也包括打探各地情形,接触各地人才、贤士,为玄德公的入蜀作先期的鼓吹。
这时候众人说到巴西郡的人才,先从郡治阆中说起。冯乐如数家珍地道:“阆中大姓,有狐、马、蒲、赵、任、黄、严数家,近代以来,马氏尤盛,为官宦者甚多。处事明达如本州书佐马勋、详查干练如本郡贼曹马齐。对了,还有狐德信也是出自马氏,原名唤作马忠……”
雷远微微吃了一惊:“马忠?”
几名狐笃的部属纷纷起身道:“这正是我家县君名讳。”
“一时惊讶,以至失礼。诸位休怪。”雷远知道这是为人部属的礼节,立即向他们颔首示意。
在雷远的记忆中,说到季汉中期能够出镇一方的出色人物。自然绕不开镇汉中的王平、镇南中的马忠、镇永安的邓芝,这三人,都功勋卓著、威名赫赫,堪称国家栋梁。
此前雷远在短短数日里与王平擦肩而过,又与邓芝处得不算太协调,正在心中稍有些遗憾的时候,却听到了这个消息……他忍不住站了起来,摆出眺望远方的架势,微笑着对自己道:“原来狐笃便是马忠!”
他不禁有些好奇,以狐笃的才能,平定突发的蛮夷扰乱,会需要多久?
没过多久,深山中再度响起号角之声。
几名狐笃的部属俱都欣喜,纷纷道:“穷山之中倒也罢了,蛮夷敢在汉昌城外胡来,简直是昏了头。”
李贞哈哈笑道:“这么快?”
冯乐慌忙解释:“或许是蛮夷数量不多的缘故。”
正说着,山间一骑奔来,众人认得,是狐笃身边一名亲近部曲。
那人纵马奔到近处,翻身禀道:“启禀雷将军,我家县君在平梁山隘口拦截了意图闯关的蛮夷一千五百余人。其中,还包括了汉中曹军校尉何平。”
第0321章追踪
何平这厮胆子不小,竟然又潜回巴西郡来了?竟然在这里被狐笃拦截?
部曲所报的消息,对雷远来说是个惊喜。
倒不是说雷远对这些史书有载的名人额外看重。近两年来,雷远所掌握的力量渐渐增强,地位渐渐提高,身边的文武官吏,也如滚雪球般聚集。纵不敢说将才云集,他也自信凭之足与任何强敌周旋。待到以后各级学校渐渐完善,后继的人才只会越来越多。
雷远惊喜的地方是,何平是他近期能找到的、地位最高的曹军军官了。
此前雷远在宕渠城下击败徐晃的时候,抓捕了曹军俘虏若干人,但他们口中说出的话,终究有些遮遮掩掩,难以尽信。有那么几个竹筒倒豆子的,地位不到,说的那些纯系捕风捉影,立刻引得雷远恼怒,将之扔回宜都挖煤。
但雷远又急于了解汉中的情况。
他是孤军远出千里之外,北方的张鲁和曹军虎视眈眈,貌似盟友的益州官吏随时可能化友为敌,背后由宕渠水至大江再到荆州的联系却细若线缕;短期内,除非荆益两州的合作更上层楼,否则很难获得大规模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知微察隐、料敌先机,就是最关键的要务。
怎么做到?便如兵法云:动而胜人者,先知也;先知者,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何平便是雷远所需要的那个人。他与寻常人不同,是亲自去往汉中,实任校尉的军官,如果拿下此人、降伏此人,就能彻彻底底地了解到汉中曹军的真实情况!
雷远勉强压抑住心中喜悦,沉声道:“汉昌长可有需要我协助的地方么?”
那部曲躬身道:“彼等人数甚众,我家县君打算先挫其锐气,待到他们犹疑退避,或者可以仰仗将军的军威,迫使他们降伏。”
雷远微微颔首。
狐笃绝对是个聪明人。雷远估计,如果今日自己没有表现出对他的绝对信任,恐怕他就未必会拦截住这么多的蛮人。而他遣人来说什么“仰仗军威”,更像是有意识地把面对何平的机会让给自己。
那很好,雷远确实需要这个机会:“就请带路吧,我们往山间一行。”
山间道路陡峭难行,但雷氏部曲们大多都是走惯了起伏山路的,哪怕披甲带刀,也行动自如,这使得带路的部曲频频回头,很有些钦佩。
虽然天气炎热,可山间险峻深幽之处,自然带着一股独有的阴森感觉。
尤其是战场上。
当雷远看到在狭窄的空间里,一些汉昌县兵和蛮夷战士的尸体堆叠在一处,有几颗血肉模糊的头颅被砍下来作为震慑的时候,忽然就想起了灊山中的情形。虽说此一时,彼一时也,战斗的规模也不可比,可战斗双方决死冲突的心情,大概并没很大区别。
“蛮夷已退,他们虽然勇猛,却缺乏坚韧和有序的组织,绝大多数人都是乌合之众。所以攻了两次以后,投降了一部分,剩下的人向南溃逃。”狐笃提着刀,站在隘口边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