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巨大的安南地图上,红色的北越控制区和蓝色的阿美莉卡控制区犬牙交错。
每一条战线的移动,都伴随着激烈的争论和对数据真实性的怀疑。
但现在,地图变了。
在GPS的帮助下,地图被精确地分割成了无数个网格。
红色的区域不再模糊,而是由一个个精确的坐标点构成。
蓝色区域则像一个缓慢而坚定的潮汐,一点点地侵蚀着红色区域。
这不是一夜之间的突变,而是一个持续了数月的、精确而无情的推进。
从三月到六月,战线的变化清晰可见。
三月,美军通过GPS精确锁定了胡志明小道上的关键补给点,并进行了数次外科手术式的打击。
屏幕上,代表着安南军队补给线的红色细线,开始出现断裂和收缩。
四月,美军开始对隧道系统进行定点清除。
在丛林深处,那些过去让美军束手无策的地下网络,现在被一个个精确的GPS坐标所暴露。
屏幕上,一个个代表着北越秘密据点的红色光点,在蓝色的炮火中消失。
五月,美军开始在占领区建立精确防御体系。
每一个前哨站、每一个岗哨,都拥有了GPS的精确坐标。
这使得他们可以有效地抵御北越的渗透。
屏幕上,那些试图渗透到蓝色区域的红色光点,在进入防御圈后迅速被歼灭。
六月,随着北越补给线的断裂和游击战术的失效,美军开始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这次,他们不再是盲目地推进,而是在GPS的引导下,沿着精确规划的路线,一步步地压缩敌军的生存空间。
屏幕上,蓝色的区域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红色区域推进。
当麦克纳马拉回到华盛顿,站在白宫东厅的讲台上时,面对台下的记者和白宫的高官们。
他没有像往常那样,用复杂的图表和数据来证明他的观点。
他只是指着身后巨大的地图。
“先生们,女士们,”麦克纳马拉的声音充满了自信,他没有用任何花哨的辞藻,只有冰冷而精确的语言:“过去,我们对这场战争的认知是模糊的。
我们的战报是模糊的,我们的战线是模糊的,我们的胜利也是模糊的。”
地图定格在六月,蓝色的推进箭头清晰可见,它们指向北越的腹地。
“但现在,我们拥有了GPS,”他继续说道,“它将这场战争的所有不确定性,都变成了可以被量化、可以被计算、可以被控制的常数。”
“战报会欺骗人,但战线不会。”他将这句话重复了一遍,语气不容置疑:“在过去三个月里,我们的战线向前推进了百分之三十。我们的补给消耗下降了百分之四十,而友军误伤率,已经接近于零。”
他没有提及胡佛的丑闻,也没有提及《V字仇杀队》的上映。
他只是用最冰冷的数字和最直观的画面,向所有人展示了一个事实:阿美莉卡正在赢得这场战争。
不是靠运气,不是靠武力,而是靠技术。
“我们正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赢得这场战争,”麦克纳马拉的声音响彻整个白宫,“我们正在用数据、用科技,来消灭不确定性。我们正在用数学,来证明我们的胜利。”
讲台下,没有欢呼,没有掌声,只有一片死寂。
媒体们普遍反战。
但在这个充满麦克纳马拉风格的胜利宣言面前,他们知道,无论胡佛的丑闻如何发酵,无论反战的声音如何喧嚣,只要战线在向前推进,胜利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