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现自己能看透物品年限开始,陆晓夕就有赚点古董钱的想法。
销路就找顾爷爷,他认识的人多,只要她的东西比市价稍微便宜点出手,肯定有人要。
等倒腾几件古董,她就可以去贷款买套房子。
陆晓夕心里盘算了一路,还好这会儿过年呢,公交车难得不拥挤,还让她找到个座位。
潘桥也在郊区,而且跟他们这边是同一个方向,也就四站路,很快就到了。
大过年的,这里依然热闹,主要是有不少外地游客,还有外国游客。
熟悉的地方,不熟悉的场景。
二十年后,这里早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店铺装裱越来越精美、小地摊越来越少、每样东西也都包装完整,却少了点人气。
第203章淘宝
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还有地毯上随意摆放的旧货,陆晓夕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这样挺好的,热闹。
不过碰瓷的事儿还挺多,她首先要防着。
想淘到好东西,就要先学会去观察。
陆晓夕这一路,就像是来旅游的学生,只管一脸好奇地到处看,甚至跟着旅游团,蹭导游的解说。
旅游团解说完了,导游就把他们带进了最大的一家店铺。
陆晓夕看了一眼,没跟进去,并且心里默默记下了,这家店不能进,肯定都是坑人的玩意儿。
陆晓夕的目光很快锁定两个抱着鸟笼的中年人,他们一边说,一边熟门熟路地走了几个摊子,逛了几家店。
陆晓夕问了一家摊子的店主,店主热心地跟她说:
“金爷你都不认识啊?金爷可是我们这儿的财神爷呢。他每天都要溜一圈,经常能淘到好东西。”
“这么厉害,金爷来过你的摊子,你这肯定不少宝贝吧?”
“那是自然,我不怕跟你说啊,我这里啊,经常有土里出来的东西。”
不用对方解释,陆晓夕也明白,土里出来的意思。
开店的不可能把东西一次性都拿出来,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卖出土文物。
大概也就是,整个摊位放一件,根本不是拿来卖的,而是来带动生意。你真要挑中了,人家也不会便宜卖。
但是陆晓夕的“摸脉”法,也挺浪费心神,她又不可能一个个摸过去。
这时候,似乎只能靠感觉赌一下了。
现在陆晓夕只能是,凭着这几天从顾爷爷那里看的书,仔细印证观察,看看书上的理论知识,是否能够用在实践中。
答案是,古董这一行,不行!
越是跟书里描写的一样,越像真的东西,就越可能是假的。
陆晓夕按照那位金爷走过的路线,着重找了三家店逛下来,用了二十几次摸脉法,结果都让她失望。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她太骨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