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米扬省的戈壁滩上,尘土被呼啸的北风卷起,掩盖了前一晚袭击留下的轮胎印记。
美军后勤部队上尉汤姆握着卫星电话,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长官,b-7补给线彻底断了!法泰米扬旅的人像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至少有三百人携带大量反坦克导弹,我们的后勤警卫部队损失惨重,几十名士兵失踪……”
电话那头的喀布尔前线指挥部里,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作战地图上,巴米扬省的位置被红色马克笔圈出,几条代表补给线的蓝色线条被密密麻麻的红色叉号截断。
美军驻阿司令安德森中将盯着地图,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这已经是一周内第五次补给线遇袭,法泰米扬旅的规模和火力,远超之前的游击队零打碎敲。
“这群人是怎么绕过我们的警戒网的?”
安德森中将猛地抬头,看向情报官。
情报官脸色发白,递上一份刚整理好的报告:“根据无人机侦察,法泰米扬旅和阿夫沙尔第二旅有联动迹象,他们可能借助当地部落的掩护,在山区建立了临时据点……而且,一些部落武装也在坎大哈北部集结,有合围我们前线部队的趋势。”
安德森的眉头拧得更紧。
其实,喀布尔战场对美军来说早已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阿曼东部的主战场崩溃,利雅德联军被围,美军伤亡不断增加,却迟迟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华盛顿那边更是争论不休,为“是否撤兵”吵了三个月,始终没个定论。
可现在,法泰米扬旅大规模袭扰补给线,就像给美军的脖子套上了一根绳索。前线几个步兵师的弹药和粮食只够维持两周,再拖下去,就是坐以待毙。
“立刻向华盛顿发报,请求批准撤退。”
安德森咬了咬牙,语气决绝,“让前线的第10山地师、第3步兵师先向坎大哈收拢,沿途做好警戒,避免与武装分子正面冲突。另外,通知坎大哈基地,准备接收撤退部队,要是情况再恶化,就从边境撤入邻国,绝不能被包围。”
用之前的地图标注下美军的位置。
……
命令下达的同时,喀布尔北部刚维修完毕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里,空军指挥官霍金斯准将正站在新建的停机坪上,看着崭新的跑道和刚部署到位的F-16战机,脸色却铁青得吓人。
三天前,他还带着士兵们连夜抢修损坏的机库,为了让基地恢复作战能力,美军投入了近三千万美元的物资,光是跑道的沥青就铺了三层。可现在,撤退的命令像一盆冷水,浇得他浑身冰凉。
“这简直是犯罪!”
霍金斯一把将撤退命令摔在地上,对着通讯兵怒吼。
“我们花了一个月维修基地,昨天刚迎来第一架战机,今天就要撤退?那些政客和高层到底在想什么?我们不是在打仗,是在给武装分子送装备!”
通讯兵低着头,不敢接话。
霍金斯喘着粗气,指着停机坪上的战机和弹药库:“你看!这些战机、这些导弹,还有基地里的燃油和零件,我们一走,这里就成了武装分子的战利品!我们修好了基地,却要把它拱手让人,这不是帮他们维修、给他们储备物资是什么?”
愤怒之下,霍金斯立刻起草了一份请求,要求上级批准炸毁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他宁愿让基地变成一片废墟,也不愿让美军的资源落入敌人手中。
可这份请求发出去还不到半小时,就收到了华盛顿的回复:“禁止炸毁基地,保留基础设施,以备后续可能的‘重返’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