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凭借着卓越的性能,悄然脱离防空网的掩护,准备给予彩虹5无人机致命一击。
苏30Sm是四代半战机中的佼佼者,同歼16师出同门。
此刻,他通过数据链锁定了在200公里外执行侦察任务的彩虹5无人机。
苏30Sm的飞行员毫不犹豫,按下了发射按钮。
一枚R-37m远程空空导弹拖着淡蓝色尾焰冲出挂架,以超过5马赫的速度向目标疾驰而去。
这枚射程达300公里的“空中狙杀者”,此刻正依托数据链牵牵引,不断修正飞行轨迹。
拉卡空军的预警系统如敏锐的鹰眼,第一时间察觉到了这枚高速袭来的导弹。
刹那间,指挥中心警报声大作,一道道指令迅速下达。歼16d率先冲向战场,开始电子战拦截。
针对R-37m的x波段制导信号,歼16d迅速调整干扰参数,释放出针对性的宽频电磁脉冲。
这些脉冲如同汹涌的电流,直扑来袭的R-37m,瞬间扰乱了导弹的导引头锁定逻辑。
原本朝着彩虹5飞去的导弹突然出现轨迹偏移,在距离目标30公里处彻底失去锁定,拖着紊乱的尾焰坠入地面。
就在苏30Sm准备补射第二枚导弹时,另一架苏30Sm的雷达在80公里外捕捉到了正在引导打击的彩虹4无人机。
这一次,俄军飞行员选择了更擅长中距对抗的R-77-1导弹。
这款导弹的效能发挥高度依赖俄军构建的“金刚石-安泰”防空体系。
它由“汽车场”自动化指挥系统实时融合地面雷达、卫星和预警机的情报,将彩虹4的精确坐标通过L175-3数据链传输至苏30Sm,整个流程耗时仅1。2秒。
与此同时,部署在前线的“克拉苏克4”车载电子战系统在导弹飞行中段实施宽带压制,迫使彩虹-4的卫星导航和遥控链路出现短暂中断,确保R-77-1的末段导引头不受干扰。
在俄式体系支撑下,这枚导弹精准命中彩虹4的机身中部,彩虹无人机瞬间化作一团火球。
但胜利的喜悦并未传到苏30Sm座舱,他同样也要面临拉卡空军的报复。
由于这架苏30sm急于求成,过于突前,已然进入了歼16的打击范围。
面对如此良机,歼16当然不肯手软。
两枚pL15中距弹从歼16的挂架射出,在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持续引导下,以超过4马赫的速度奔向目标。
此时,苏30Sm为他脱离隐身航线付出了代价——面对突如其来的反击根本来不及规避,pL15精准命中其左侧发动机,浓烟瞬间从尾喷口涌出,战机如同断线的风筝般向地面坠落,飞行员在最后时刻弹射逃生。
几乎在同一时刻,运9g电子战飞机也加入了这场无形战场的激烈对抗。
此刻,它全力发挥全频道干扰的强大能力,发出的干扰信号如同一张无边无际的无形大网,向着俄军战机与地面指挥中心之间的通信链路铺天盖地地罩去。
刹那间,剩余苏35战机与地面指挥中心之间的通信彻底陷入瘫痪,原本流畅的指令传输戛然而止。
战机上的飞行员们看着通信频道里杂乱无章的信号,耳边只有刺耳的杂音,瞬间失去了与地面指挥中心的联系,完全无法再按照既定的战术协同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