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确定后,几路人马立刻高效运转起来。
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有限的知情圈内,但对外界而言,红山县政府大院依旧是一片平静。
刘前进带领的审讯组对抓获的李建同党展开了强大的心理攻势。
在确凿的证据和政策的感召下,很快便有人顶不住压力,为了争取宽大处理,开始吐露实情。
一个关键人物——李建在公社的心腹会计,交代了一条重要线索:李建与县里分管农业的副县长王大海关系极为密切。
李建多次私下里将柳南公社的“特产”(实为贪污的粮食和物资)送往王副县长家,而且王副县长对柳南公社的事情“格外关心”,李建遇事经常直接向王副县长“汇报”。
几乎与此同时,赵云宝局长亲自负责的内部排查也有了惊人发现。
参与前一天晚上抓捕行动预案讨论的一位县府办公室副主任,在行动前曾以汇报其他工作的名义,进入过王大海副县长的办公室,停留了较长时间。
而这位副主任,恰好是王大海一手提拔起来的。
两条线索指向同一个人——副县长王大海!
孙玄这边也没闲着。他通过一些非正式的渠道,侧面打听王大海的情况。
反馈回来的信息拼凑起来,勾勒出一个形象:
王大海平时看似低调,但在涉及人事安排和某些基层公社的资源分配时,手腕很强硬,且与几个公社书记过往甚密,柳南公社的李建只是其中之一。
还有风声说,王大海的生活水平与其明面收入不太相符。
所有的证据和线索,都如同拼图般严丝合缝地对上了。
情况紧急,必须立即行动,防止王大海察觉后狗急跳墙或毁灭证据。
赵云宝立刻向吴书记做了紧急汇报。
吴书记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语气异常严肃和果断:
“证据链清晰,嫌疑重大!立即对王大海实施控制!程序上,我这边马上召开紧急常委会进行通报!你们行动要快、要准!”
有了吴书记的明确指令,赵云宝和孙玄等人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消失了。
下午下班时分,县政府大院门口人来人往。
副县长王大海像往常一样,夹着公文包,面色平静地推着自行车走了出来,准备回家。
他或许已经隐约感到不安,但绝没想到行动会如此迅速和果决。
就在他刚骑上自行车,拐过第一个街角,进入一条相对僻静的道路时,一辆吉普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他面前,挡住了去路。
同时,身后也出现了两名身着便装但眼神锐利的男子。
赵云宝局长和孙玄从吉普车上下来。
赵云宝亮出证件,面无表情,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王大海同志,根据相关线索,现需要你配合我们调查一些情况,请跟我们走一趟。”
王大海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握着自行车把手的手微微颤抖,但他强作镇定:“赵局长?这是什么意思?你们要调查什么?我要见吴书记!”
“该让你见的时候自然会让你见。现在,请配合我们的工作!”赵云宝的语气不容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