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唐协律郎帝书阁 > 0323 左拾遗内供奉(第2页)

0323 左拾遗内供奉(第2页)

旁边又有一个紫袍大佬冲上来,两眼直勾勾望着张岱道:“究竟做了什么?”

这人自是他上司崔日知,作为太常寺主官,崔日知还蹲在望省楼上眺望尚书省,却听下属来报他们太常寺官跟薛王家在坊间干起来了,心里自是惊慌不已。

张岱在禁中被问话的时候,他已经在外边急的仿佛热锅上蚂蚁,如今总算见到这小子,他自然要问个清楚。

“崔太常稍安勿躁,此子方经事端、惊魂未定,你于此喝问,他更惊惧难言。暂且归署妥善安抚、稍后再问,事情自然清楚!”

张说见崔日知这么急躁,当即便皱眉说道,顺便将孙子揽护在了身后。

崔日知闻听此言,当即便一瞪眼,也就你这老糊涂把你家这惹祸精当大宝贝,老子日前刚在太常寺给他撑腰解决了冒犯上司薛縚,他转头给我惹回来个薛王,还要老子哄着他夸真棒?

也就是两人多年好友,崔日知才生生忍住没在这里跟张说翻脸,但还是在鼻孔里喷气望着张岱喝问道:“还要不要转去别处?若无别事,随我归署!”

于是张岱便向他爷爷告退,然后便跟着崔日知一路返回东城太常寺官署。

崔日知一路都铁青着脸,待到返回太常寺后,甚至都不去他那望省楼了,来到直堂偏厅坐定下来,屏退其余人等后,才又沉声道:“你又何事触怒薛王?”

“大卿请先息怒,容下官先禀方才圣人召见奏对事宜。”

张岱瞧崔日知气得跟个牛魔王一样,一时间也是不免有些惭愧。

总得来说崔日知待自己还不错,这次他自作主张的去搞薛王,如果事情不能善了,崔日知必然也要遭受连累,到时候别说望省楼了,怕不是得到哪个穷乡僻壤去当望京石。

崔日知闻言后只是冷哼一声,心里则在暗恨这小子偏偏是张说孙子,要是自家子弟敢这么肆意妄为,他早就抄起棍棒来抽打了!

可是很快他便被张岱的奏报内容吸引过去了“下官进言圣人,太常伶人流散藩邸乃是旧年积弊,而今须得四时督课才能完善乐司职责……”

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崔日知自然也不是傻子,听着张岱的禀奏,很快就理解了内中深意,旋即便忍不住开口道:“有如此持重之计,怎不先奏署中?”

我奏告给你,你就答应帮我去薛王家搞事?再说就圣人那既要还要的尿性,如果没有这件事作为一个契机,他会顺顺妥妥的接纳这个建议?怕不是还得埋怨咱打草惊蛇,提的不合时宜!

尽管心里这么吐槽着,他嘴上还是恭恭敬敬说道:“下官之前也只是略有所计、未尽详实,不敢冒昧进扰大卿。”

“未尽详实、不敢进扰上官,你就敢私自去王邸强要督课?”

尽管心中大受启发,但崔日知听到这话后,还是忍不住横了这小子一眼。

他没有再继续追问圣人对此提议采纳与否,从张岱被直接放回来就可以看得出来圣人是颇有意动的,如果问的太细,只会让他这个主官太过没脸。

他倒是不像张岱那么报复心强的要搞诸王,但是张岱那些翻新曲章的言论却是让他大受启发。

这些事情平日里单独提出来,不过只是无甚紧要的太常寺日常事务而已,可是眼下如果跟督课诸王藩邸一起提出来的话,可就能受到一定的组合拳效果,将圣人的真实意图给掩饰下来。

所以崔日知也顾不上再去训斥张岱,而是立即着员进奉纸笔,他则伏案创作起来。趁着文思泉涌,挥挥洒洒数千言列于纸上。

在将这一份奏章写完之后,崔日知略作沉吟,然后才抬手向张岱招了招,示意他到近前来,抬手指了指案上墨迹未干的奏章,口中说道:“过来看一看。”

“大卿笔力虬劲,着实让人钦佩。”

张岱凑上前来,嘴里笑语说道。

“看文义!”

崔日知当然不是在炫耀书法,闻言后便皱眉说道,这小子可比自家那个宗之欠揍多了!

这奏章内容也不是什么惊世之论,不过是脱胎于张岱那一番奏对内容,隐去了诸王藩邸督课事宜,却将翻新旧曲大书特书,直接提升到了跟集贤书院编书一个档次的文化建设。

毕竟这世上不是人人都识字,可是辞曲就算不会唱也能哼哼几句,当然要加强思想教化的建设!

“大卿当真见解深刻,宏论警人。若下官见识若斯,方才御前奏对时想能更加从容。”

张岱又向崔日知拍了一个马屁,毕竟是自己顶头上司,哪怕公然剽窃自己的想法,也得点个赞,这是基层牛马该有的一个觉悟!

崔日知倒没有多说什么,他又伏案修改了几个措辞,然后又在另一张纸上抄写一遍,等到墨迹晾干后便卷起来,直接离开太常寺官署,不知去了哪里。

崔日知离开不久之后,赵岭等之前被薛王府卫兵们包抄下来的太常属官们、还有金环银环等张岱随员也都被内官引回。

“张协律,薛王将某等捉回后又大加刑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