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上次出现的时候,就给她带来了惊喜。
然而齐郁始终没有来。
唯一上山路过的,是清明节上山祭祖的百姓,他们面色虽然有些低落,却仍三三两两聊着京城里发生的大事。
说是权倾一时的首辅齐郁,被人联名弹劾,新帝不得已对他清算。
路人又絮絮叨叨,说了许多齐郁的罪名,对他恨得咬牙切齿,一个读书人怎么能无耻下作到如此地步。末了,不知道是谁叹息一句,做这些还不是为了扶持新帝
眼下说一句,狡兔死、走狗烹,也不为过。
谢胧呆呆听着,头一次产生了离开坟头的念头。
她不认识路,朝着山下的方向飘去。
有人正顺着崎岖山路,往上山的方向走来。谢胧远远便认出来,那是齐郁,只是没有穿官服,身后也没有如往常一样簇拥着气势不凡的长随侍卫。
他仅着一件半新不旧的青衫,木簪挽发,像是个寻常读书人。
谢胧觉得自己有些话,想要问他。
可他仿佛先一步瞧见她,径直抬眼朝着她的方向看来。
一瞬间,谢胧彻底从梦中醒来。
醒来的谢胧喝了一杯冷茶,仍觉得心悸难平,她忍不住地想梦里齐郁为什么会做那些为了扳倒齐王,竟然不惜自毁到那个地步,只怕此后千年百年都成了史书上人人口诛笔伐的佞臣。
新帝为谢家平反,又是否有他的手笔
为了扶持新帝上位,他弄权至此。
新帝登基之后,真的能够容下他吗
她和谢家诸人的结局已定,那那个梦里,留给齐郁的结局是什么
谢胧觉得自己的脑子乱极了。
齐郁不是渴盼出仕建功立业吗
齐郁不是和谢家有大过节吗
齐郁不是极其厌恶自己吗
天渐渐亮了。
谢胧推开指摘窗,冰凉的春风夹杂细雨吹入房间,将她的思绪渐渐抚平。
她的目光落在桌上,那封昨夜已经写好的状纸上。
既然无人愿意为谢家喊冤,那这句冤屈,便由她亲口去官府前喊。想到梦里那样无望的处境,谢胧并不觉得胆怯不安,反而更添了几分往日没有的决心。
谢胧拿起伞,将状纸用油纸包好,细心装好。
这才出门,望着京兆府府衙去了。
府衙一派肃穆,百姓也不敢随意靠近。
见谢胧一个妙龄小姑娘走过去,都有些好奇,更有甚者对她指指点点。
谢胧置若罔闻,径直上前递交出自己写好的诉状,高声陈明冤屈。然而门口的胥吏一听她的身份,便面色一变,当即打开她的诉状,一目十行看过,便拦住了路。
“谢娘子,这案子不归我们京兆府衙门管。”
“你纵有冤屈,也该找合适的地方去申冤,何况谢家哪有什么冤屈……”
“你走吧,府衙前不容人胡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