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的江城总带着一股腐烂的潮湿。林深踩着青石板上的积水穿过老街,警服后背已被汗水浸透。
巷尾那扇锈迹斑斑的铁门后,麻将声与烟味混杂,与他记忆中那个夏天的蝉鸣截然不同。
门被推开的瞬间,空气凝固了。
牌桌上的人正将筹码推成小山,侧脸的轮廓与记忆里那个总在巷口踢足球的少年重叠——周淮。
江城最大贩毒集团“黑鸦”的二把手,此刻叼着烟,笑纹比从前更深:
“老同学,来抓我?”
林深攥紧警徽,枪口对准那张笑脸。十年前的约定在此刻裂开缝隙:
他们曾在梧桐树下发誓要“一起成为让这座城市发光的人”。
此刻一个站在光里,另一个浸在阴影中。
林深第一次意识到周淮的变化是在警校毕业那天。礼堂里空着周淮的位置,只留下一封短信:
“抱歉,我选了另一条路。”
他至今记得拆开信封时手指的颤抖。
周淮没有解释,只附了一张地下赌场的照片——那是他第一次窥见对方踏入深渊的痕迹。
此后三年,林深的缉毒档案里逐渐填满关于“周淮”的红色标注:
跨境走私、新型毒品研发、甚至疑似参与人口贩卖。
每一次追踪到线索,林深都会在深夜反复擦拭那枚还没到手的一等功勋章照片,局长的话如刀刻在耳边:
“这次行动成功后,你就是最年轻的功勋警官。”
但勋章底座里,藏着他与周淮的合影。两个少年在梧桐树下笑得纯粹,背景是被夕阳染金的警校大门。
缉毒队的追踪在港口陷入僵局。
周淮的货船“黑鸦号”始终停在公海区域,信号被加密网络隔绝。林深决定潜入集团内部,假扮线人混入地下实验室。
当他戴上防毒面具踏入实验室时,眼前的景象让他窒息——培养皿里生长的新型毒品旁,竟贴着警方早已废弃的追踪代码标签。
“他在帮警方定位货源?”搭档陈薇的疑问让林深掌心发颤。
与此同时,加密手机响起周淮的短信:
“老巷子,今晚十点。带勋章来。”
林深在实验室角落发现一张被撕碎的纸,残片上写着:
“深,活下去……”
深夜的老巷,铁门后的麻将室已空无一人。桌上摆着周淮的旧笔记本,扉页用铅笔写着:
“林深,如果你看到这页,说明我成功了。”
林深翻开内页,密密麻麻的化学方程式与警队暗语交织。
最新一页记录了“黑鸦号”交易的真实目的:集团企图用毒品控制地下器官贩卖链,而周淮三年前潜入时便已开始反向渗透。他伪装成毒贩,实则暗中标记毒品流向,甚至偷偷替换部分毒品为无害替代品。
暴雨中,货船爆炸的巨响传来。林深冲向港口,在残骸里找到周淮的通讯器,最后一条录音是嘶哑的笑声:
“一等功……送给你。记得修好那台收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