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书房,潘燕凭空打了个寒颤:“苏妹妹识字?”
“识些,姐姐快坐,就是还没来得及买茶”,半夏叹了口气:“一会儿我去市集转转。”
潘燕苦笑着四下打量了一下:“我当年也学了些诗词歌赋,也就是为了虚迎权贵,哄骗人家几两碎银。从良后便一日也未捧过书,怕自己把它给弄脏了。我那房间也改了,外间厅堂里间卧房……苏妹妹也打算抄经文度日?”
半夏苦笑:“总也得活着,夫君带孩子在外面已经艰难,我一个人总也要自食其力,当兵不易,祖父跟着他呢,快也得三年五载回来,他回来之前我别把自己给饿死。”
“难为你了”,潘燕皱了皱眉,斟酌一下提醒道:“小妹不妨就近书肆抄书,广济书肆东家人品好,也不要押金,一册给一贯钱,文房四宝直接白送,虽然都是普通的,质量也都不错。三个月送一回,里外里也差不多吧,否则你一个人去东城来回也要大半日工夫,还有车马费和饭钱,也实在是劳苦,家门口到底是多了几分关照。”
半夏点了点头:“也好,等您闲了带我去广济看看。”
潘燕笑道:“我一天天闲的难受,正好我也抄抄经文跟你凑热闹,咱们两个现在就去,顺便让伙计帮着把宣纸拎来。”
“行,我告诉于婶一声,免得叔回来以为我又不在”,半夏忙去了正房。
片刻后,二人出了院子。
出巷子口西行百步便进了市集,一进市集,长长的街道,两边的铺子似曾相识,半夏一阵恍惚:“姐,这里与南城主街的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潘燕一脸认真:“一样也不一样,信誉好的都在,连东城寒民居的和小门小户的也全过来采买,物美价廉物超所值。”
两个人边低声耳语边一路慢行四下打量。
走了半炷香时间进了一家书肆。
广济书肆东家名张广济,三十出头的年纪,身材高挑,偏清瘦些,眼底清正,五官俊朗,七八分的容貌仪表堂堂,一身月白夹袍,整个人透着浓浓的书卷气。
掌柜的是个四十出头的男子,眼中有几分精明。
铺子不小,面积有六七十平米。三个伙计忙的团团转。书肆里的生意红火,人来人往没有空手的。
二人一进书肆,正在盘账的张广济一愣,忙笑着迎过来:“潘小姐久未出门……这位小姐面生的很,快请雅间喝口茶歇歇脚。”
潘燕什么也没说,点了点头拉着半夏跟着张广济进了铺子里面的一间雅室。
雅室有十四五平大小,两个封闭的紫檀木大书柜都上着锁,里面应是孤本之类较为贵重的。
半夏打量了一下房间,笑着看了一眼潘燕,估摸着两个人有些旧情,眉眼间都有些动容。扑哧笑道:“打扰张东家了,在下苏清欢,夫家姓孔,我想代抄经文挣些糙米钱。潘姐姐与我一个院子,姐姐说带我找个心善稳妥的东家,我便跟姐过来看看,姐也闲不住想抄写经文打发时间。”
喜欢三百贯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三百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