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温云眠册封贵妃的日子已经到了。
本该浩浩荡荡的行册封礼,但如今战事四起,温云眠还没册封贵妃时,就有人故意夸大夸张的添置了许多的金银珠宝,让这场册封里几乎是万众瞩目。
而这中间的奢侈程度也可想而知。
温云眠当然知道这背后的人是什么意思,现在战乱四起,国库也不够充盈。
若是这个时候她大张旗鼓的行册封礼,即便是皇上宠着她,愿意让她继续行册封礼,可这样也是将她自己推上风口浪尖。
而太后又一向推崇简约,温云眠现在好不容易赢得太后的欢心,这个节骨眼上,自然不能败坏好感,所以温云眠便主动提出将册封礼取消。
左右行不行册封礼,青鸾金印已经在温云眠的手里。
温云眠也是名正言顺由皇上亲口册封的贵妃。
所以这场册封礼,绝不能够成为被人诟病的把柄。
太后得知温云眠竟主动提出免去册封礼,让册封礼所耗费的银钱,拿去救济百姓,支援前线的时候十分满意。
“哀家果然没有看错贵妃,贵妃不仅才能出众,更是十分得体,如今不仅没有过度奢侈,反而和哀家心思一样由奢入俭,皇帝的身边就得需要这样的人才行。”
皇后和容妃等人也都在慈宁宫向太后请安,听到太后毫不吝啬的夸奖,皇后的脸都青了。
她暗中捏紧手中的明黄丝绸帕子,嘴角的弧度弯曲的很不自然。
没想到她们故意要摆温云眠一套,可温云眠偏偏不入她们的圈套。
容妃也有些意外的扫了温云眠一眼,但表面上依旧十分的孱弱和蔼。
哪怕计划不如她所想的那样,容妃眼中看向温云眠的时候,也没有任何的敌意。
容妃太擅长伪装了,总是将自己伪装成一个没有任何威胁,不被任何人忌惮的存在。
只是容妃心中也略微升起不甘,她从母亲那里得知,母亲前两日暗中去父亲的书房窥探机密,这才知晓平阳关打仗的时候,因为地势险峻,再加上刚刚干旱不久,国库亏损几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如今再去打仗,自然是要有充盈的粮食前去支援前线,可因为粮食生产不足,皇上只能派人急速的前往周边各国收集粮食。
仅仅是收集粮食这一举动,就已经耗费了不少钱财,在这个节骨眼上,百姓们更是深火热之中。
如果这时候大张旗鼓的操办贵妃册封礼,那贵妃最初生下双生子而在百姓们心中落下的好名声,必定会烟消云散。
可没想到,温云眠竟然能够耐得下心思,取消这次的册封礼,就连容妃都不由得对温云眠有些侧目。
这样的心性,可不是寻常人能够做得到的。
若换作宫里其她的女人,略微浮躁些,或是想要争名夺利的,此时无论外面是什么情况,都会风风光光的由皇上为她册封。
看来她真的是小瞧温云眠这个不过十九岁的女子了。
皇后就算再生气,这会儿也得笑着说,“是啊,儿臣也没想到贵妃竟然有如此胸怀,怪不得皇上如今连那些新人妹妹们都不放在眼中,只一味地独宠贵妃呢,若换作是臣妾,臣妾也必然十分喜欢贵妃。”
温云眠微挑眉头,没想到皇后又在故意挑刺。
太后虽然赞赏温云眠,可是听到这后宫里面新人们大多都还不曾侍寝,不由得也生出了些不满来。
“这几日哀家一直在礼佛也不曾关注后宫之事,贵妃,皇后说的话是真的吗?”
慈宁宫也有不少的新人妃嫔坐着,一听到这话,也都觉得太后是要为她们撑腰的,便不免委屈起来。
贵妃当真是狐媚子,若不是皇后娘娘主动在太后跟前提起来,那是她们何时能等来侍寝的机会。
贵妃太小肚鸡肠了,真以为这样霸占着皇上,不让她们侍寝,就能够压着她们的出头之路了吗?
温云眠恭敬的站起来,刚要回太后的话,就听到外面传来一声冷沉的声音,“此事母后若要怪罪,得怪罪朕才是。毕竟是朕没有做到雨露均沾,和贵妃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