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章:出师
正月初三开始上班,杨涛就在小饭馆按部就班的忙活起来。
上班的日子,作息都很规律,上午九点以前到小饭馆,切配菜一个小时。
然后休息半个多小时,十点半之后客人就陆陆续续来了,开始炒菜。
一直忙活到下午一点左右,吃过午饭,然后回师父家看看妹妹。
下午三点又回到店里,一直忙活到晚上八点多九点,之后下班回家。
这样的日子,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元宵节。
正月十四,十五四九城都有庙会,杨涛恰逢元宵节休息。
所以带着妹妹去逛了逛,很多今后都不怎么能看到的传统节目,这会儿都能看到。
也让杨涛着实大开眼界,不同于网络时代,透过屏幕观看。
现场看,很多节目更好看,而且很多表演,今后都属于不能播的那种。
元宵节过后,小饭馆歇业一天,因为正月十六,店里三位大厨都请假一天。
因为这一天,是杨涛出师的日子,作为师父,师公,云宝宽和伍裕盛当然不能缺席。
杨涛的出师宴,菜单已经确定,多数都是伍裕盛这一脉的招牌改良川菜。
伍裕盛作为国宝级川菜大师,他和他的弟子们可谓是自成一派。
也就是峨眉川菜,和传统川菜有些许区别。
伍裕盛大师更注重高汤的运用,善于用汤是他这一脉最大的特色。
就和傻柱家传的谭家菜差不多,只是谭家菜的高汤需要的材料更为珍贵稀缺。
而改良川菜的高汤需要的食材就没那么苛刻,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
杨涛一大早就早早起来了,然后在师父家院子里垒了个土灶。
之后将师父准备好的土鸡,老鸭,猪骨……等各种食材用一口大锅炖上。
熬煮高汤需要的时间很长,至少也要好几个小时,需要提前准备好。
炖上高汤,杨涛又开始配菜,各种需要切配的食材,都处理干净。
就像宫保鸡丁这道菜,就需要将鸡肉拆解下来,然后切成丁备用。
而伍裕盛大师这一脉,还多了一个步骤,那就是给鸡肉打上花刀再切丁。
这样能让肉丁上面都有花刀纹路,更加入味。
这些都是伍裕盛几十年一点点摸索出来的,全都是经验之谈。
除了切配准备之外,杨涛还做了一锅小米粥,还蒸了一锅二合面馒头作为今天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