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一会儿,李有思发现自己想多了。
第53章原来是黛玉啊?
立马提着行李就走了,现在自己和陈小旭还不认识呢,而且听说黛玉妹妹还名花有主。
早早被白二爷骗走了,人家才十五六岁的时候,你也下得去手啊?陈小旭离开《红楼梦》剧组之后,就和白二爷完婚了,没多久离了。
主要被黛玉腌入味了,能受得了一只小雀儿在耳边滴滴答答叫的男人,也算是厉害,白二爷自然不在列。
出了门,李有思在火车站门口就见到一个大碗茶摊子。
只见到旁边写了一个“陈”字,看来是茶摊主人的姓氏,李有思花了一毛钱买了一碗,喝完就跑。
“等等等……”
眼见着公交车要跑了,李有思立马追了过去。
最后一个挤进了公交车。
总政治文化部安排的招待所在东城区呢,不是《人民文学》招待所……最后感叹一句,总政真有钱。
他提着行李往里面走,位置都坐的满满当当。
直到靠近后车门的那排座位还空了一个,他朝里面看去,靠窗坐着的是那个看起来柔弱的姑娘。
毕竟在公交车上面,主动避开美女,似乎是很多人常做的事情。而且是这个敏感的年代,所以没人和她一起也正常。
李有思见没位置,走了过去,问:
“同志,这里有人吗?”
陈小旭还在望着窗外发呆。
回头就看到了一张板正的脸,而且李有思穿着军装,一看就是正气十足的人!
一七八的身高,加上身为文工团的人,大多时候也会锻炼,自然身材也不错。
军人给人的印象就是好人,陈小旭点点头:“没人。”
“那不介意我坐下吧?”李有思笑着问道。
陈小旭缓缓摇摇头。
李有思这才坐下来。
《红楼梦》培训在圆明园招待所,而圆明园在HD区,自己去东城的鼓楼大街,从火车站走,确实是顺路,那不奇怪了,他还以为自己是主角呢。
坐下来之后,李有思打开了《人民文学》的杂志,马上要去杂志社了,得恶补一下知识。
而且坐公交需要近一小时时间呢,总不能看风景和脸发呆吧。
旁边的陈小旭翻开了一本《红楼梦》,也在恶补知识点!
陈小旭虽然演的是黛玉,但是也有着一个调皮好奇的性子,耐不住看书的性子,索性看向了一旁的李有思,一看杂志——《人民文学》。
心想:哎呀,这位同志还挺有文化的,看的这么文学的杂志,我都看不懂。
《红楼梦》生啃是很无聊的,因为故事性真的不大。
陈小旭便好奇的看着李有思的杂志上面的内容。
李有思看的是《人民文学》1983年的第12期,里面有一篇小说《护秋之夜》,是张炜代表作《草楼铺之歌》选集,的一篇比较经典的短篇小说。
讲的就是——曲有振是一位老实的农民,他承包了一片菜园,尽心守护,期望能过上富足生活。然后和村里人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挺简单的小说,也挺温馨。
不过能发表在《人民文学》还是有点独到之处的。
——
下一章,十二点发,刷刷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