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哪有胆子敢欺骗您呢。”
………
“说来雄英年纪也不小了。”朱元璋点了点礼部尚书的奏章说道:“请立皇太孙的奏章隔三差五就有,咱看也是时候了。”
朱标应道:“册封典礼过后,就要移殿而居了,雄英年岁毕竟还小,儿臣还想多提点教养两年。”
朱元璋摇头道:“男儿当立,当年你这么大的时候,咱不是立你为世子了。”
朱标听老朱这么说,知道父皇心意已决,再怎么劝都没有用了,于是只好顺从。
他知道老朱是好意,想将大明未来两代继承人都定下来。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父辈越是出众优秀,儿女多半就有压力负担,久而久之便容易郁郁而颓,或许借着册封太孙的名义,让其移出东宫并配以臣子是个办法。
“那么儿臣这就让工部在东宫旁兴建太孙宫殿吧。”
“册封的事宜早不宜迟,先让雄英居武英殿吧。”
“诺。”
……
很快礼部那边就接到旨意,礼部尚书瞬间得意洋洋,其余官署衙门的同僚也都得到了消息,只能黑着脸恭喜。
这对太孙而言,可是大功绩,足以庇护三代儿孙仕途顺遂,那怕是嫡长孙,一日未经册立,便就不算是大明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不能在名号中加上一个太字。
许多人都以为圣上春秋鼎盛,太子风华正茂,正如日月巡天,按理不应急立太孙,因而才会被这老家伙偷取到了这泼天大功,让大伙儿嫉妒不已。
在洪武十六年九月初五,奉天殿上。
殿内开国勋贵在列,齐齐拜倒称贺,殿外外藩使臣,在礼部尚书的带领下齐声恭贺。
朱标手捧诏书而出,高喊道:“跪!”
皇孙跪而行礼,朱标看着那小小的身影整个人有些恍惚,便开口道:“册长孙朱雄英为皇太孙!”
朱雄英按着演练过数次的礼仪,对着父亲手中的诏书伏地而拜然后起身上前躬身,伸展双手于头顶。
朱标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的将诏书册宝放在儿子小小的掌心上。
在礼乐中朱标引领儿子踏入奉天殿中,朱雄英紧紧的跟着,目不斜视,但心中早已快按耐不住激荡。
朱雄英按礼制跪谢皇恩:“小子朱雄英兹受册命,谨诣圣上恭谢”。
至此,大明有了第三代储君。
喜欢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