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灵活的预算调整机制等。
他的发言逻辑严谨,论据充分。
让陈教授频频点头称赞。
高文军见自己没能难倒赵长天,心中有些恼怒。
他决定在接下来的小组讨论中,继续干扰赵长天。
小组讨论环节开始,学员们依旧分成四个小组,对企业创新案例进行分析。
赵长天分到了三组。
不是冤家不聚头,高文军又一次和赵长天同组。
赵长天代表三组,抽到了一个关于某科技企业通过创新实现转型的案例。
赵长天依旧当仁不让,迅速组织小组成员展开讨论。
他先引导大家发表自己对案例的初步看法。
然后引导大家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他认真倾听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发言。
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要点。
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高文军在小组讨论中,故意提出一些与主题无关的话题。
试图打乱节奏。
“我觉得这个案例里的企业运气成分很大。
我们讨论这个没什么意义。”
高文军大声说道。
赵长天看了高文军一眼,心中暗想——
这家伙又给我增加表现的机会了。
然后,他耐心地解释道:“高总,每一个成功的案例。
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我们不能只看表面。
这个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所采取的战略、管理方法以及应对风险的措施。
都能给我们带来启发。”
其他小组成员也纷纷表示赞同赵长天的观点?
继续围绕案例进行讨论。
高文军见自己的干扰没有起到作用。
又开始质疑赵长天的分析思路。
“你的分析方向不对。
我们应该从市场环境入手。
而不是先看企业内部因素。”
赵长天不慌不忙地回应:“高总,分析一个案例,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
我们先从内部因素分析。
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资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