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刚才推理虚拟人时全程都在规避谎言,说明你也不确定,虚拟体与实体的区别,究竟是不是杀谎者的位置。”
陈然瞥了他一眼:“在副本中玩家最终获得点数,与审判数量有关,因此玩家一般都会把杀谎者放在顺手的位置,便于快速拔枪审判或者使用技能。”
“左撇子是少数,大部分玩家会把杀谎者别在右腰。”
“那么,被制造出来的虚拟人,杀谎者应该别在左腰。”
“如果,本体是左撇子,被制造出来的虚拟人,我想杀谎者应该是别在右腰的吧?”
“而且,虚拟人的出现,往往会伴随虚拟世界覆盖,或者隐身之类的,因此当一个陌生虚拟人出现在玩家面前时,光靠杀谎者的位置,很难辨别,究竟是本体还是虚拟人。”
每个技能都有缺点。
陈然之前实验过。
他推理出李好是虚拟人时。
触碰李好。
但被杀谎者弹开,当时他就意识到,隐身的李好可以与虚拟人李好重叠,简单来说……
陈然触碰虚拟人李好,其实触碰到的是隐身的李好。
也就是:虚拟人李好与本体李好站在同一个位置!
从这点也证明了,穿模是洛行川设计的自我常识陷阱!
想想就觉得可怕。
他们从一开始,就在构建陈然的自我常识,目的就是想让陈然说出:穿模会让虚拟人消失。
既然,穿模不会让虚拟人消失,那么虚拟人几乎……
没有缺点!
这是不可能的,因此陈然开始怀疑自己的常识。
根据他遇到的所有虚拟人的共同特点,最终得出结论:辨别虚拟人的方法,只需要确定其杀谎者的位置,是否与其本体杀谎者的位置相同。
很简单是吧?
那么问题来了,当你遇到一个陌生人,你怎么确定这个陌生人是不是虚拟人?
无法确定!
只因,你不知道他本体的习惯,或者说,你不知道他本体在中技能前,杀谎者的位置。
还没完。
虚拟人杀谎者在右腰,突然这个虚拟人消失了,本体出现了且杀谎者在左腰。
你该怎么确定,是本体隐身了,还是虚拟人消失了?
还是无法确定!
越是推理,陈然越发现,不斩自我,遇到这种虚拟技能,简直就是顶级折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