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全国第一恐怖片是什么? > 第25部分(第2页)

第25部分(第2页)

再说,师座对他这样一个人渣还算是不错的,一直重用他,他也就没有理由发飚。

王耀武的xìng格特点也很有意思:既像张灵甫一样愣、一样倔,以身作则,严格执行纪律;但却很会做人,这一点又是与张灵甫明显不同的。大概也是因为这样的一条生意经:笑迎顾客,和气生财,这位少将师长王耀武很有亲和力,没什么官架子,与小兵们拉拉家常也是常有的事,无论是谁,有事求他,他都尽力而为,要谋职的,跟你写介绍信;生活困难的,跟你送个红包,对上司、对同僚、对下级一样热情,所以,他在官场上的那些应酬、那些人际关系就显得真诚而不油滑。

即使是对李天霞这样一个人渣,王耀武也是从大处着眼,首先看他打仗肯动脑筋、还算敢打敢冲、不怕死的优点,至于那些裤腰带以下的烂事,在**里海着呢,只要不触犯纪律就行。

而军座俞济时则更好说话了。两人都是江浙人,说起吴侬细语来,不晓得有几亲密,乡土观念多多少少还有些的。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七十四军在组建时,打破了过去的山头关系,将过去几个不同派系的单位合编在一起,既有zhōng ;yāng军、杂牌军、保安团;而且,各部之间,也有大量的“外来户”,甚至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山东的土匪武装。可想而知,要把一个粑粑捏团圆,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非得一碗水端平不可。作为蒋公的外甥、心腹,俞济时难能可贵地做到了不张扬跋扈、不偏不依、爱护部属,有效地维护了全军的稳定和团结。不过,由此而来,却引发出一个副作用:由于过分强调jīng诚团结,致使在一些原则问题上没有严格追究责任,造成奖惩不明。

凑巧的是,当俞济时终于在半夜里接到李天霞的电文之前,已获悉305团夜伏rì寇的捷报,满心的喜悦早已冲散先前对李天霞的不满,情况不明,事出有因,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情有可原么,只要部队没有溃散,一切都好说,所以只回电他们尽快回来,归还建制,没有责怪一句什么话。接着,俞济时又要通王耀武的电话,在商量完如何奖励305团的众弟兄们之后,顺便告诉了他,由于一时情况不明,李天霞和其他部队一起先撤了,先正在往回赶,鉴于七十四军各部都已到位,就将其作为全军的预备队。

王耀武见军座发了话,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大敌当前,正是用人之际,只要李天霞没有一逃就是五百里,还计较那么多干什么呢,便在电话那头应允道:“行啊。”

040日军包抄

040rì军包抄

兄弟们!最后的时刻到了!不怕死的!是中华人的!不愿当奴隶的!都跟我来啊!——张灵甫

弟兄们都拼光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朱贵龙

rì军再次出动二十六架飞机,两架九五式战斗机在远处充当哨兵,二十四架九六式舰战机每三架为一个编队,呼啸扑向望亭。

敌机不敢再俯冲下来,而是一架接一架盘旋在高空投弹,让那些想学习用机枪打飞机的弟兄毫无办法。好不容易飞机走了,来不及松口气,高强度的炮击又接踵而来,rì军恨不得把所有的炮弹都倾泻在望亭,没有目标地狂轰滥炸,弟兄们再次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头部,紧紧地卧到在工事里、田埂后和弹坑中,全身随大地发出一下一下的沉重震颤而不停地颠簸抖动,空气中到处充满令人窒息的粉尘和硝烟。

震耳yù聋的炮声中,蔡仁杰似乎还听见了一种“突突突”的声音,这种声音既不来自于天上,又不来自于地上。他皱着眉头,不由得松开了捂着耳朵的手,想努力分辨这是一种什么声音,又微微抬起头来,四处张望,但周围烟尘弥漫,什么都看不清楚。渐渐地,“突突突”的声音从远而近,清晰了一些,也是在长江边长大的蔡仁杰,心里一动:是船!这是船的声音,来自太湖!

卧倒在蔡仁杰旁边的张灵甫,也听到了这种声音,刚抬起头,就看见他不顾一切地纵身跃起,几个箭步就冲上河堤,便不由得也跟着站起来,往河堤上冲。两人趴在河堤上,再居高临下,往几百米远的太湖方向一看,顿时心里一沉:完了!这仗没法打了!

透过滚滚的硝烟,湖面上浩浩荡荡开过来一支飘着膏药旗的庞大船队,炮艇、汽艇、小火轮一艘接一艘,直插望亭镇的侧后方,那里哪有我军的一兵一卒?rì军将轻易登陆,长驱直入,陷305团于腹背受敌之中。当时的我军,是第一次与世界军事强国交手,不论是战略战术、士兵素质,还是武器装备、后勤保障都远远比不上rì军。历经三个月的凇沪战役,将**的这些种种缺陷暴露无疑。

**最大的失误就在于:一是由于对机械化、现代化的作战模式认识严重不足,二是由于火力极度薄弱,被迫打人海战术,以血肉之躯阻挡rì军的炮火,从而消耗了大量的兵员,造成侧翼防守不力,让rì军登陆杭州湾得手。才吃了rì军偷袭的亏。

然而,不论是胆大心细的张灵甫、还是心细胆大的蔡仁杰,却根本都没有想到rì军会有这么强大的机动能力,如此迅速地就组织了这一次太湖登陆,不说事先布置防御兵力,就连火炮的shè击诸元都没有测定。此时此刻,两人恨不得一头撞死!怎么办?难道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rì寇登陆吗?

“他nǎinǎi的小rì本!老子跟你拼了!”张灵甫悲愤无比,挺身站起来,站在河堤上,站在枪林弹雨中,一把撕开上衣,露出他坚实的胸脯,右手一边高举驳壳枪,奋力呐喊:“弟兄们!最后的时刻到了!不怕死的!是中华人的!不愿当奴隶的!都跟我来啊!!!”

很多、很多年过去以后,七十四军幸存下来的老人们,至尽还记得:在那样一个乌云低垂的中午、一个炮火连天的中午、一个万分危急的中午,他们的张团长、张师长、张军长高高地站在河堤上那英雄般的壮举、那令人热血沸腾的召唤,还有那把驳壳枪下的红绸子,在烽烟中高高飘扬……不怕死的,是中华人的,不愿当奴隶的,全都甩开膀子站了出来,顶着rì寇的炮火,跟着他们的团座奋勇扑向太湖边,一柱柱冲天而起的烟雾逐渐吞没了弟兄们矫健的身影……

有人中弹倒下。无人中途退却。从运河经望亭到湖边,不足两千米的距离,中间多少男儿血!

大敌当前,蔡仁杰全然忘记了刚才的不快,毫无怨言地承担一个副团长应有的职责,主动协助团座指挥战斗。唇寒齿亡的道理,他是懂得的,鬼子一冲上来,谁都保不住。他连跑带爬地滚进地堡,摇起电话,首先找到魏参谋长,在以最简短的语气通报rì军登陆望亭侧后的消息后,命令他紧急抽调一个营增援望亭,并立即测量shè击诸元,动用一切火炮压制敌军登陆。随后,他又要通师部的电话,向师座报告了这一重大敌情。电话那头,停顿了好几秒钟,师座才问:“鬼子兵力多少?”

“大约四、五个大队、三千来号人”。这是蔡仁杰根据rì军的四十多艘船只、平均每艘搭载七十人所作出的估算。

“全战线的形势你是知道的,大部队仍在继续后撤。坚守望亭三天的命令,一分钟都不能动摇,这一点不用我多说。本人即刻向军座请示,动用预备队增援你部。”

王耀武的口气冷峻而有力。尽管这一消息也像晴空霹雳一样震惊了他,但在下级面前却不能有丝毫恐慌的情绪。然而,全军的预备队只有一个团,也就是李天霞带着先行撤退的306团,能否顶得住鬼子的登陆,他心里都没有底。军座俞济时除同意动用306团以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情急之下,他从图囊里取出两块少将领章别上领口,和李天霞一起,率师部宪兵走上公路,以第三战区督战队的名义拦截、收容那些从前线退下来的溃兵,交李天霞统一指挥,去顶缺口。

金灿灿的少将领章,果然有震慑力,短短半个小时,一百多名不同建制的散兵游勇就被整编成三个排,每人发了一布兜手榴弹。这些人为了跑得快,竟将武器都扔了。不仅令王耀武又气又恼,连李天霞都烦透了,他质问一个胸前佩戴着少校符号的军官:“你是那一部分的?你的枪呢?”

那满脸横肉的少校,便立正回答道:“报告长官,卑职是西北军第一八七师第三团第三营副营长毛老七,因子弹打光,特将手枪掩埋在了阵地上!”

说是把枪掩埋了,这话谁信?李天霞哭笑不得。

“好啦好啦!赶快出发!”王耀武皱着眉头,把手一挥。

当306团团长朱贵龙率部赶到望亭时,305团已伤亡过半,火炮损失殆尽。小鬼子仍未前进半步,在数次抢滩失败后,开始狗急跳墙地施放毒气弹,一团团蓝sè的瓦斯在黑黑的硝烟中冒出来,不停地翻滚在太湖岸边,随后不时时地有人钻出烟雾,个个都捂着鼻子,不停地咳嗽。

这就是305团的弟兄们吗?嘶哑的声音,满身的尘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