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扶贫5年有什么政策 > 110120(第2页)

110120(第2页)

只是苦了黄维凭,垒得比桌子还高的账目、卷宗就摆在眼前,压根不知道从何看起。

想要破罐子破摔吧,旁边还有个裴杼的耳目秦阿明监视着他。

黄维凭毫不怀疑,若是他不干事,裴杼同样会检举自己。

黄维凭欲哭无泪,他到底是吃错了什么药才会跟裴杼找别扭?如今即便后悔也来不及了,黄维凭含恨地抽出一册,认命地看了起来。

裴杼从底下的县开始看起。

今年沧州情况依旧歉收,只是较之去年要好上许多。

以鲁城县为例,上半年县中的谷子收了七八成,下半年的冬小麦已点上,只要今年别再碰上什么雪灾,收成应当是能保住大半。

且鲁城县已经跟庐县做起了生意,除正常务农外,不少百姓还种起了花卉药材。

年初梅燕娘特意领着几位精通种植的农户来这边待了半个月,将种植技巧倾囊相授。

许多百姓都是头一回养这些花花草草的,虽然提心吊胆,但好在大部分都养活了,方年便能挣钱。

这边养殖散户多,故而收购的活都是让各村村正来办,甭管钱多钱少多少是个进项。

只要鲁城县跟幽州维持好关系,这生意就能一直做下去。

鲁城县的百姓有不少都认识裴杼,毕竟当初有好多人是一路守着裴杼将他送去了幽州,见他过来便不自觉地围了上来,甚至还有人泪眼汪汪地想给裴杼磕个头。

裴杼吓得赶紧让谢邈将他们扶了起来,自己则拉起一位老人家:“我只是出门寻访,可当不起诸位这一跪。”

老汉擦了擦眼眶,当不当得起他自己心中跟明镜似的。

当初若不是幽州借的那笔粮,他们早就饿死了。

几个县中,就数他们受灾最为严重,如今他们一家老小能活命,还都仰仗于裴太守跟张大人,这份恩情他们会牢牢记在心里。

百姓们心思纯粹,只要能勉强吃饱肚子便已别无所求,甚至还能回馈出去,殷切地邀请裴杼、张载一行去他们家里吃饭。

裴杼哪能占这个便宜?赶忙找个借口溜走了。

周若水回头看了一眼还在苦苦挽留的百姓,心中升起一丝不平。

裴太守连这些素未蒙面的百姓都能如此体贴入微、施恩布德,可为何会对眼前受难的人不管不顾?难道在裴太守眼中,他还不及这些百姓?

他们从前都拥有相似的经历,可如今却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他并非想要让裴杼拉扯什么,只是奢求对方能多留心一下,能够稍微了解他的苦难,仅此而已。

无人理解周若水的心思,裴杼离开鲁城县后,又直奔下一个县。

期间调查得挺顺利,就是裴杼这张脸太好认了,经常被人堵得出不来。

赵太守本来是抱着不得罪裴杼的念头走这一遭,可瞧着裴杼被百姓如此欢迎,一时间心中也感慨良多。

百姓们太好满足了,父母官甚至不需要额外施恩,只需做好本职工作便能让他们感恩戴德。

看得多了,赵太守对裴杼得人心的那点酸涩劲儿倒也没了,只因他知道,只要他愿意,他自己也做得到。

裴杼花了将近六天的功夫巡查沧州、观察赵太守。

沧州的情况不难了解,除州城富裕些,其他各县的收成跟鲁城县差不多,今年越冬不成问题。

但各方面太落后了,水利、道路、书院等基础设施一概没有,只比从前的永宁县好上那么一点儿。

沧州距幽州最近,是裴杼头一个拉拢对象,赵太守也是裴杼要合作的头号人选。

此人性情平稳,不媚上也不欺下,于地方官而言,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很不错了。

正好黄维凭也将幽州的卷宗账目盘得差不多,小问题肯定也有,但花点心思便能补足,终是无伤大雅。

裴杼斟酌一番,在临行前一日找到了张载,由他牵线,私下见了赵太守,商议果酒坊一事。

赵太守被这样天大的好事给砸得晕乎乎,鲁城县能给幽州供货已经很不容易了,可这回裴太守竟然说要同沧州合开工坊,收益对分!

谁不知道永宁县那几个工坊日进斗金?此番合作若是能成,沧州可不再只是只分到肉汤,而是吃上肉了。

至于裴杼说的管理人员幽州得占一半儿,赵太守压根没有意见,管就管呗,分钱及时就成,反正他们是占了大便宜。

赵太守起身:“裴大人于沧州有大恩,下官代百姓拜谢大人!”

说完他还有些愧疚,要知道当初裴杼头一日来州衙时,他还怀疑对方是不是过来要钱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