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的行政区划为州县制,在州之上根据山川地理区分成道。建国之初设有十道,后又细化为十五道,长安及附近属于京畿道,泰山所在的兖州则属于河南道。
以道州县制为基础,为防止地方官员远抗皇命,赵国采用军政分权的方式治理地方。各州行政上以州牧为长官,兵马调度则以节度使马首是瞻。譬如兖州,政务归兖州牧,军事上由是兖海节度使做主。@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外无敌患,如此分权有利于制衡文武官员势力,保持地方稳定。
赵国有大大小小三百多个州郡,其中像兖州这样面积广意义重的州城大概有五十个左右,在这些地方,军政分权两相制衡体现得尤为明显——
兖州州牧是众州牧中年龄最老的,是老学究一般的迂腐儒士。兖海节度使却是全国所有节度使中最年轻的,甚至才刚刚把婚事定下来。
老者求稳,少者果断,你看不上我贪功冒进,我厌恶你前怕狼后怕虎。
二人不睦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但也正是因此皇帝对兖州最是放心。
崔萑是进过会试的人,对赵国的官员配置和朝堂局势看得还算清楚。而浮星煜则更不用说了,赵国全局他都了如指掌,但难得有和崔萑独处的时间,浮星煜才不会过多探讨朝政。
偷得浮生半日闲,赵国的天也塌不下来。
不同于皇家封禅队伍从长安过洛州再进兖州的走法,洛州没有浮星煜的祖宗,说不上祭天之前先祭祖。他们这一趟出来也算是游山玩水,不怕绕远路,于是进山南东道,再到江南西道。
履雪默默算了算路程和时间,翻滚的利息恐怕他要驾一辈子车才还得上。
要不是崔萑拦着,浮星煜还要去江南东道转一圈再从淮南道进河南道。那就真是把大半个赵国都走过一遍了。
崔萑倒不是觉得他浪费时间,白天履雪以人形驾车,夜里路上无人便能用老鼠代替,行路的速度很快,说不定能在徐攸和沈银之前到达兖州。
根本原因其实是渠州在江南东道。
浮星煜的身世太过惨痛,崔萑日常连相关的字眼都刻意避免提及。
也正是因为要避开渠州,经过江南时,崔萑没有回永昌老家,而是径直北上了。
猫车夫拼了命地赶路,车轮不停碾过赵国的土地,山山水水的风景都被抛诸身后。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祭天大典定在四月十五,钦差一行预计初十抵达,崔萑和浮星煜初五就到了兖州。
据崔萑所知,兖州是泰山所在,仿佛天神格外庇佑,农桑很是发达。
小满刚过,本该荠麦丰实将要收获,但行车经过城郊,见田地荒凉,野无青色。入城门时,闻到浓重的烟火气,百姓们三三两两地焚烧祝祷。
定睛一看,烧的却不是黄纸,而是麦秆。
“今天是清明节了吧?赵国还有这种风俗?在路边上用麦秆祭拜先人?”
崔萑挑着帘子看了一阵,听见什么沙沙声由远及近,紧接着乌压压的一片黑影飞过来,天色瞬间都暗了似的。
崔萑吓了一跳,浮星煜及时将帘子按紧,避免有东西循缝飞入。
外头的动静如风雨大作,履雪和长青都躲进了车厢里。
履雪给吓得直哆嗦的长青摘掉挂在头发上的一片虫翅:“怕什么,它们又吃不了你。”
崔萑皱眉和浮星煜对视:“这是……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