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城头,残阳如血。
曹操独自站在城楼上,望着空荡荡的街道,面色阴沉如铁。秋风卷着枯叶在街道上翻滚,发出沙沙的声响,更添几分凄凉。
“主公,已经清点完毕。”程昱拖着疲惫的步伐走上城楼,声音沙哑,“收拢残兵三万两千余人,但。。。乐进、于禁、曹休三位将军仍下落不明。”
曹操的手指深深掐入城墙砖缝,指节发白:“再派斥候去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郭嘉咳嗽着走上前:“主公,斥候已经派出三批了。刘协大军随时可能追来,我们。。。”
曹操猛地转身,猩红的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奉孝是说,要放弃他们?”
郭嘉低头不语。夏侯惇单膝跪地:“主公,末将愿带一队精兵断后,继续搜寻三位将军!”
曹操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当他再次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决然:“传令全军,即刻撤离濮阳。元让,你率五千精兵为先锋,开路至济水。”
“诺!”夏侯惇抱拳领命。
“仲康。”曹操看向许褚,“你去动员城中百姓,愿意随军撤离的,全部带上。”
许褚瞪大眼睛:“主公,这。。。”
"快去!"曹操厉喝一声,“刘协若得濮阳百姓,如虎添翼!”
当夜,濮阳城内一片混乱。士兵们挨家挨户敲门,催促百姓收拾细软。哭喊声、咒骂声、孩童的啼哭声交织在一起,在夜空中回荡。
“快走快走!汉军就要杀来了!”
“我的房子啊!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
“娘,我害怕。。。”
曹操骑马穿行在人群中,听着这些声音,心如刀绞。他抬头望向漆黑的夜空,心中暗自发誓:“总有一日,我曹孟德会再回来的!”
黎明时分,一支庞大的队伍缓缓离开濮阳城。三万多名士兵护送着近五万百姓,如同一条蜿蜒的长龙,向东南方的济水进发。队伍中,老人拄着拐杖蹒跚而行,妇人背着包袱牵着孩童,青壮年推着装满家当的独轮车,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恐惧与不舍。
曹操骑马走在队伍最后,频频回首望向渐行渐远的濮阳城。程昱策马靠近:“主公,李克用的追兵最快也要明日才能到濮阳,我们时间充裕。”
曹操摇头:“不可大意。传令加快速度,务必今日渡过济水!”
正午时分,先锋部队已抵达济水北岸。夏侯惇命令士兵迅速搭建浮桥,同时派出小船运送老弱妇孺先行渡河。
“快!再快些!”夏侯惇独眼圆睁,不断催促。他知道,每快一分,主公就安全一分。
夕阳西下时,曹操终于率后军抵达济水岸边。此时已有大半百姓渡过河去,士兵们正有序地通过浮桥。
“主公,您先过河吧。”典韦手持双戟,沉声道。
曹操摇头:“百姓未渡完,吾岂能先走?”
忽然,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名斥候飞驰而来,滚鞍下马:“报——!发现追兵,距此不足十里!”
众人脸色大变。曹操厉声喝道:“典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