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志也是在黄瓜园镇考察时偶然想到育苗场还可以接花卉育苗订单。
奈何,条件不成熟。
出了花市,陈家志叫了辆出租车往机场驶去。
道路边平坦的土地上种花种菜的越来越多。
他想到了四大金刚,还有菜心、西兰花等等,都适合在这种植。
尤其大利生菜,他已经有了在云南种植的想法。
只是还没确定如何开展,这事也不用操之过急。
…
沪市,繁荣村。
200亩西兰花基地已揭开了小拱棚,露出大片深绿色西兰花叶片,在叶片之中也已结出了花球,直径也有了3厘米大小。
这两天沪市的气温在上升,偶尔也有大太阳。
从早上开始,敖德海便组织几十名工人打掉底部部份老叶和侧枝。
同时为了防止强光直射,还需选取靠花球的叶片轻轻覆盖。
技术要领他反复看了很多次,已聊熟于心,也反复与小组长、工人强调过。
此刻,他走在行间,不时检查着,也提醒着正在干活的菜工。
“盖球的叶片轻轻折弯就行,注意不要折断了,也不要盖太紧。”
“要留出空间给花球生长,也要保持通风,否则容易滋生病虫害。”
“打完的老叶别留在地里,及时清理出去。”
因为栽的较稀,难度没那么大,一上午下来,进度看着不错。
检查了下情况,敖德海在小组长罗达身旁停了下来。
“老罗,打了侧枝后要及时追肥浇水。”
“好的。”罗达笑道:“场长,我们这西兰花长得不错,应该能丰收了吧?”
敖德海沉吟道:“别掉以轻心,老板计划把这批西兰花出口,小日本对品质的要求很高,听老板说很多菜场的西兰花合格率都只有20%。
我们的目标至少要达到50%以上,稍有疏忽,可能就会导致品质下降。”
罗达咋舌道:“20%也太低了点,那不合格的又咋办呢?”
敖德海瞥了他一眼,“先别想那么多,把菜给我看好。”
第一次种西兰花,敖德海也难免有些忐忑。
因为听老板说,管理稍有差错,或者是环境有变化没及时调整,花球就会出现变黄、焦蕾,商品品质下降。
这让他时刻都非常小心。
因为菜场上半年的收入可能真得靠200亩西兰花撑场子。
其余的菜心、上海青、芥兰等虽说也有了起色,但毕竟消费习惯不同,目前也仅能实现收支平衡。
回去路上,敖德海又碰到了戚永锋。
“敖场长,西兰花出口有眉目了么,全走国内市场,价格上不划算。”
敖德海摇了摇头,“我也在等消息,此前有个小日本感兴趣,后来又没影了。
另外,总部还有两个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客户,可能也有意向。”
戚永锋说道:“可能要催一催了哦,老板又去云南了,他不放在心上,我们可不能,今年能不能赚钱,全看这茬西兰花。”
“嗯,我等会儿打电话问问。”
敖德海也清楚,这茬西兰花寄托了很多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