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第一次和陈家志一起出差,李秀显得颇为兴奋,但等上了飞机后就消停了。
没办法,晕机。
而陈家志则是拿了本杂志看了起来。
“家志,你不眯一会儿吗?”
“你睡吧,我不困。”
“你可喝了酒呢。”
“没事。”
“哦、”
李秀心有所想,目光看着专心看书的陈家志。
这应该就是事业赋予人旺盛精力的体现,早上喝了三瓶啤酒竟一点影响也没有。
此时陈家志注视着杂志上‘4月15日春季广交会开幕’一行字若有所思。
广交会能卖菜吗?
至少有农副产品交易,届时可以去看看。
到了昆明后,陈家志和李秀又转坐火车,一直到晚上时,才抵达了已全面投入使用的云岭农业办公楼。
李明坤从火车站把两人接了回来,又介绍着办公楼。
“一共有二十多个房间,除了公司的人,有一部分外地的育种家也暂时借住在我们这里。”
陈家志觉得还不错,又问:“星火村仲书记修的专家楼呢?”
李明坤说:“也修好了,他们的更大,一共48个房间,今年冬天专家们都能住新的房子,不用去住危房了。”
顿了顿,李明坤又说:“星火村也改名了,现在叫南繁村,专门搞育种。”
陈家志微微一愣,但也觉得这名改得好。
‘南繁’这两个字,圈内人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很形象贴切。
这时,又有一男一女两个半大的孩子来到李明坤身旁,“老汉儿,妈喊去吃饭了。”
“要得,马上来。”李明坤跟着和陈家志、李秀介绍了自己的儿女,李俊和李春香。
“俊娃,春香,快叫人。”
“叔叔,嬢嬢。”
“哎。”李秀笑了笑,刚好身上带了有零食分给了两人。
陈家志则是表情古怪。
前世李秀做媒,李俊娶了易龙易虎的表妹,随后也跟着喊舅舅舅娘。
现在一时听到叫叔还有点不习惯。
“老李,把他们接过来读书了?”
“没读了。”李明坤深深叹了口气,“让他们继续读,死活不读了,就把他们带过来种菜,我让他们来基地打小工,这没问题吧?”
陈家志说道:“只要你舍得,我没意见。”
现在各地菜场都普遍有跟着父母一起出来干活的未成年小工,大多后来都改行了。
而前世李俊则是从十二三岁开始便一直在种菜,从未做过其它的。
陈家志又说:“但还是太小了,最好能再多读两年书,在老家不行,也可以在元谋读,元谋县城学校条件怎么也比老家的村小强。”
李明坤点了点头,“我后面再去问问吧,走,先去吃饭,彭老,纪松他们都在里面。”
正说着呢,听到动静的彭谦、纪松、王永祥等人也都迎了出来。
寒暄过后才进了食堂。
食堂里已经摆好了满满一大桌菜,酒也都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