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慕容复爸爸是谁 > 第17章 御医授课(第1页)

第17章 御医授课(第1页)

墨家的学说是很极端的,远没有儒家的微言大义,和道家的中正平和。

这也是无论孟子还是庄子,都称赞墨子这个人,却不看好墨家学说的原因!

就像这篇《公仪》,墨家的目的是为了解构伦理纲常,告诉你君、父母、师他们绝大多数都不仁,你们不能向他们学,要学就要向天道去学!

这里的“仁”并不是“仁慈”、“仁善”的仁,它是“仁义礼智信”的仁!

这个要求简直就高的离谱,孔子弟子三千,能被孔子称赞为“仁”的也就颜回一人。

如果按着墨家的理论,其他那么多贤德之辈就不值得我们学习了?

换句话说,这天下绝大多数称不上“仁”的普通人就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吗?

对此,夫子说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所以读墨之前当先学儒,通过儒家的视角,用批判性的目光去看墨家,这才不会被他们带偏!

当然以墨子那恢宏的气概,也不会在意你那点偏见的目光!

王冈便是用这种方式去读的墨经!

他试图以经义为根本立心,遍览各家学术典籍,融为一炉,对照古今,淬炼于实践,只待炉开丹成!

这是他的野心!

然而此举看似简单,实则奇难!

程颢曾言:“当今学者有三弊,溺于文章,牵于训诂,惑于异端!”

学古之圣贤,却又不执迷于古之圣贤,甚至还要跳出到圣贤的思想外,另成体系,这何其难矣!

别看张载、二程他们都做到了,那是因为他们是北宋五子,或者说正是因为他们能做到这些才能成五子!

往后看看,修《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的那些人,他们学识不渊博吗?可他们中有人能跳出来圣贤的思想窠臼吗?

没有,一个都没有!

包括刘墉、纪晓岚这些后世演绎颇多的名人,都沉溺于古人词章而不可自拔!

明清两朝,也唯有王阳明做到了,整了个《心学》出来。

可这阳明心学除了培养出一大批无经义根本的袖手空谈之辈,顺带掀起明末党争,其他也就没什么太大的实际作用了!

王冈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创出自己的道来!这对天资的要求奇高!

后来之人,很多都说张载的天资不高,靠六经循环而创道。

而实际上这个天资不高是相对于同时代的二程、陆九渊这些惊才绝艳之辈而言,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碰瓷的!

当然王冈觉得自己不随便,他想试试,走出一条不同之路!

他原以为苏颂也是同道之人,毕竟对方也如他一般,先儒后墨,而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轻叹一声,王冈披着如水般的月光,往家里走去。

……

翌日,早朝之后,王冈便在宫门前候着,不多久三位御医匆匆而来,见王冈如此慌忙上前见礼:“太医令何故如此,我等自去便可!”

王冈轻轻摇头,微笑道:“礼不可废,今日劳烦诸位拔冗,我不过是代学子们相候而已!”

三人闻言,神色为之动容,只觉能有此等太医令,当真是学子之幸,他们昔日学医,哪有这般好的师长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