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情绪最主要的外在表现有:脸部皮肤变红,眼睑张大,眼白充血,肌肉收缩,嘴唇紧抿,下颚绷直,拳头紧握,手臂颤抖,还有十分常见的声音颤动。如果你看到谁有以上表现,你一定立马就知道他正在愤怒。
然而内部表现,即在身体内部发生的变化就要更加深刻,更加注目了。举个例子,当你愤怒时,你的血液的凝结速度就要比平常时候快——不是快一点,而是快很多。情绪是一种很基本的生理变化,它引起的变化大都具有不容小觑的生物学价值。很显然,在愤怒时人体血液凝结速度的变化就是一种生物的自我保护功能。在愤怒时,人们很有可能会打架,然后受伤,流血;于是,血液凝结加快无疑是百益无害。
另一种内在变化也有相同的生物价值,当你愤怒的那一刻血液中的血红细胞的数量就会急速增加,大约是每立方毫米增加50万个。当一个人愤怒时,胃道口的肌肉就会紧缩,此时没有任何东西能离开胃部,整个消化带就开始紧拧抽搐,于是很多人在愤怒时或之后腹部都会疼得很厉害。
愤怒时,心率也会直升而上,可达到180至200或更高,并且会停留在这一水平直至愤怒的情绪过去。血压也是,迅速地就能冲到130或230或者更高,这些变化时常就可能造成致命的后果。你可能听说过一个人在愤怒时就中了风,这是因为他的血压涨得过高而导致脑中血管爆裂。
同样地,心脏中的冠状动脉也会收缩得非常紧,导致心绞痛甚至动脉闭合这类致命的情况。这些都是经常发生的。
约翰·亨特(JohnHunter)是英国最好的生理学家。然而天生脾气不好的他偏生有一组脆弱的冠状动脉。亨特总是说第一个能让他愤怒的无赖就能杀死他。他的妻子有几次差点结束了他的性命,但还是在一次医学会议上,一个无赖让亨特十分生气,最终他死于心肌梗死。
现在你该明白了,如果一个人足够愤怒的话,他情绪的表现就会引起一系列身体上的症状——比如说肚子痛,心率失常,中风或是心肌梗死。
幸运的是,没有几个人会一直处于愤怒的状态中,尽管有些人会这样。不过我们还是能找到很多人,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不好的情绪。
剧烈的情绪会引起严重的疾病
有时,某种剧烈的情绪过后便会造成一种严重的情绪性疾病。
有天早上9点钟,一个男人被抬进了我们诊所。由于他已经无法行走了,所以必须得用担架抬着他。他很虚弱,头晕目眩,连站立都做不到。他的心率已经达到每分钟180下了。他还在呕吐。他控制不住自己的肠子,他总是想尿尿。他就以这样的状态在医院住了3个月,有好几次我们都以为他活不长了。
在那天早上8点之前,这个人还是个十分健康,强壮无比的男人。大约8点钟时,他走进妻子的房间,发现他妻子杀掉了他们唯一的女儿接着便自杀了。从那一瞬间起,他就无药可医了。他并没有罹患癌症或是肺结核抑或是心脏病,尽管他的病状严重得就像同时得了这三种病一样。他罹患的不过是许多强大的剧烈的不良情绪罢了。
别忘了:我们中的任何一个,如果有这个男人的精神状态,站在他的情况中,都会跟他有一样的下场。没有人对情绪性疾病是免疫的。
我再来举两个例子(毫无疑问,你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到),来看看某个情绪是怎样引起某种反应的。
你也许看过,也许听说过,一个人看到血便会头昏。他没有晕是因为他的心脏弱或是血压高。他晕是因为他看到血液时会产生害怕的感觉,伴随这种害怕的感觉而产生的变化之一就是给大脑提供血液的血管收缩了——这就造成了头晕。
有些人看到血液可能会呕吐,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胃有问题,而是因为当他们看到血液时会产生恶心的感觉。而伴随恶心的感觉而产生的变化之一就是胃部肌肉的剧烈紧缩,最终导致了呕吐。
小情绪积郁成大问题
我们生理学家在办公室中所见的大多数情绪性疾病并不是由某种剧烈的、可怕的情绪引起的,也非一系列由灾难而产生的后果。相反,它们大多都是由一点点不良情绪单调重复而来,这些情绪虽然无足轻重但却依然是不良情绪,每天一点的焦虑、害怕、沮丧和渴望,它们积少成多最终压垮了我们。从临床经验来说,我们一直都知道这个事实,然而医学界有一个很奇怪的规则——我们从不相信任何没有在动物身上得到证实的结论。
不良情绪反反复复。几年以前,两位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H。S。里德尔(H。S。Liddell)与A。V。摩尔(A。V。Moore)证实了一些相对不太常见的不良情绪的不断反复会导致情绪性疾病,至少在羊身上是这样的。
这两位研究员将一根细金属线绑在了一只羊的一条腿上。这根线极轻,羊绑着它也依然可以在草地上随意奔跑。一个星期后,这只羊举止没有异常,身体也非常健康。
第二周,他们给这条细线通了一点微弱的电力;电流不大,只是很轻微的电力,这样这只羊在被电击时只会稍稍蜷曲一下腿而已。里德尔和摩尔教授在这一周内可以随心所欲地操纵这些电流。这只羊依然保持原样,正常吃饭毫无异常。
接下来,这两位研究员试着改变刺激的方式,最终他们发现在通电之外,若是再加上两种成分,他们就可以让田里的任一只羊病入膏肓。
第一个成分即恐惧。两位研究员会在通电的前十秒摇一下铃铛。电流还是之前的大小,没有增强,但现在当羊听到铃声时它就会停止进食,或是其他它正在做的事情。它们警惕地等待电击的来临,它们知道电击很快就要开始了。不过仅仅是这一个新成分是不足以引起疾病症的。
第二个成分即不断重复摇铃——电击这一恐惧。重复的间隔时间可以随意,只要恐惧的情绪是被一次次完全复制就不会有太大区别。经过这一系列的试验,每一只被试验的羊很快都出现了生病的迹象。它们先是不吃东西,然后它们就会远离自己的羊群。接着,它甚至不再走路。再接下来,它们甚至都站不起来。最终,它们连呼吸都很困难。此时,试验就要告一段落了,否则的话它们就真的会死了。一旦恐惧情绪不再出现,这只羊就很快就又精神起来了。
重复恐惧情绪时被打断的后果。里德尔教授和摩尔教授在对羊的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也非常重要的第二结论:如果在重复恐惧情绪的过程中,每24个小时就有2小时的中断期的话,羊就不会得功能性疾病。不超过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就不起作用了。
因此,显而易见地,只有当单调重复不良情绪的过程保持基本连续,它才能导致情绪性疾病的产生。每天将这股情绪逆流阻断一段时间,那么就能有效地预防疾病。然而例外处处有,有些情绪性疾病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某些突如其来的事情;了解领会情绪性疾病深刻的本质无论何时都是十分有趣有用的。除了那个男人的妻子自杀了这个例子之外,我又想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邻城的一位学校领导是个冷静沉着、擅长适应环境的人。你能想到的会得情绪性疾病的人中,绝对没有他。然而有一天,他的头突然很晕,他只能躺下来去缓解。正当他准备一屁股坐下来时,他的头晕程度便加重了,然后就开始呕吐。他被人送回了家,在床上躺了好几天,却没有一丝好转。他的医生开的药对他来说都没用。接着有一天,奇迹出现了,他痊愈了,重返了学校。
几天之后他去找他的医生说,“也许是情绪让我生了病,我知道我不该有这种想法,但事实就是如此。我确定,我的病就是由一系列悲痛的情绪引起的。”
“你为什么这么说?”医生问道。
“一段时日之前,我最好的朋友因欠了一笔巨额的贷款来向我借钱。这笔数额太大了,我很犹豫要不要借给他,因为我知道一旦他无法还钱的话,我就会一无所有,无家可归了。不过这看上去没什么风险,而且他又是我的好朋友,我没办法拒绝,所以我就签了张收条把钱借了出去。”
“没过多久,这个人就出了一场很严重的车祸,在医院里住了好几个月,在此期间,他的生意越来越岌岌可危。害怕他无法还钱,于是我就开始头晕了。”
“但是,你怎么知道一定就是这个原因呢?”医生问道。
“医生,”这位领导继续说道,“当我躺在床上的时候,我被病痛折磨着,这时我的这位朋友来探望我,并且告诉我他刚刚去过银行,已经把钱都还清了。从那一刻起,我就开始复原了。接着第二天,我就回学校上班了。”
情绪通过身体两种不同的系统表现自己。有些表现是通过神经系统的酝酿,有些是通过内分泌腺系统。有些症状即可以通过神经系统产生也可以通过内分泌腺系统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