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汉鼎余烟雷远自立了吗 > 第926章(第1页)

第926章(第1页)

“吴侯需要交州。”

“什么?”

鲁肃凝视着诸葛亮:“孔明,此间只有你我两人,我没什么好瞒你的。吴侯必须要拿下交州!”

诸葛亮斥道:“为了交州,不惜扰乱荆州?不惜向玄德公的盟友下手?不惜使孙刘联盟出现裂痕?”

在江东孙氏政权中,鲁肃一向都被认为与玄德公亲善。自从他一手主导了建安十五年那次瓜分荆州的盟约,甚至有不少武人当面指称他软弱的。但此刻他代表孙氏与刘氏谈判,断容不得半点后退。哪怕是在私下相会的场合,也不可以!

于是鲁肃双掌按住案几,向前俯身:“孔明,所谓扰乱荆州,实属污蔑。吴巨其人,现在还活着,我们并没有动他……另外,玄德公不是交州之主!”

诸葛亮敛眉不语,凉亭中的气氛变得沉默压抑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鲁肃慢慢把身子往后挪些。他放缓语气,坚定地重复道:“孔明,吴侯需要交州!吴侯需要亲自拿下交州!”

“吴侯需要亲自拿下交州?”

诸葛亮愣了愣,才反应过来。

这话倒也没错。负责此次行动的步骘,乃是吴侯亲信;所领的兵马,也是吴侯帐下亲军。整个行动,想来也是吴侯亲自策划,亲自推动执行。

诸葛亮挥了挥羽扇,长长叹气。

此番江东忽然向交州伸手,自玄德公以下,初时无不错愕。

想不通的地方有两个:

一来,玄德公确实不是交州之主,如果江东谋划交州,如果遣人与玄德公正式会谈,双方商定行动步骤和利益划分,完全可以共同行动。孙刘两家毕竟是唇齿相依的同盟,本无必要做得如此激烈。

二来,就算要谋划交州,何必非得扰乱荆州?以江东的人才之众、实力之强,诸葛亮毫不怀疑,他们根本无需策动荆蛮叛乱,就能有千万种办法来针对交州。但他们偏偏选择了对荆州造成巨大损害的方式,图的是什么?

但现在与鲁肃面会,鲁肃的言辞固然隐晦,但诸葛亮大概已经明白了。

第0675章交换

随着左将军大司马府的架构日趋完整,又有诸多荆益英才为玄德公分担军政要务,诸葛亮这个军师将军的职权虽重,但忙碌程度倒未必超过以前。

所以他有更多的精力投注到荆州方面,进而关注江东。他对江东局势的了解,正如鲁肃对荆益政权的了解。

所以鲁肃只说了两句,诸葛亮已然明了其话中深意。

由于吴侯继承父兄余烈,坐领江东,他在政权中的威望和向心力、凝聚力,都不能与玄德公这样白手起家的英雄相比。

诸葛亮见过吴侯,他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吴侯极欲展现一方诸侯的威严,可眼睛深处却又藏着进退两难的犹豫,哪怕在曹操水陆大军压境的时候,这位江东之主首先要面对的,却只是自家麾下各说各话的臣子们。

赤壁之战的胜利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可吴侯面临的局面还是同样。大部分时候,他都必须在淮泗旧臣、江东地方势力和孙氏亲族三者之间平衡周旋,既要满足他们的利益,又要压制他们的扩张本能。

然而利益在哪里?

吴侯自建安五年执掌江东,到现在十三年了。建安五年的时候,曹公所领不过兖、豫、徐三州,面临着河北袁绍的巨大压力;刘备更是四方奔走,亡命于汝南,召了一群黄巾贼当部下。而现在,曹公领有中原、河北、关中,仿佛随时将取代汉室,开辟新朝;玄德公跨有荆、益,俨然有光武之志。

吴侯呢?吴侯所执掌的江东呢?

可悲的是,江东还是那个江东。

整整十三年了,江东只在荆州方向获得小半个江夏郡、小半个长沙郡,一共区区七个县,此外别无丝毫进展。非要说的话,只能吹嘘各路坐拥私兵将领奋勇向前,把山越宗帅征伐了一遍又一遍。

这够么?曾经拥戴孙氏,希望通过拥戴孙氏获得利益的人,都已经饿得两眼发红。这样的局面延续下去,吴侯何以为江东之主?

想到这里,诸葛亮甚至有些同情吴侯。

昔日玄德公曾问庞统,周郎图谋荆州的时候,士元可曾出谋划策?庞统答道,我曾对周郎说,玄德公只据有荆南,而招揽天下英杰,图谋大业,只要江东牢牢占据南郡,将玄德公压制在荆南,不消数载,政权内部就会因为利益分配而自相争夺,至于分崩离析。

当时周郎自知命不久矣,故而行事操切,没有听从庞统的劝告。可谁能想到,数年之后,这情形即将发生在江东?

江东的利益已经完全不够瓜分,而吴侯为了保障自身的权力和地位,又不得不大举提拔新人,在江东境内一遍遍地敲骨吸髓,以求支撑起真正与吴侯同进同退的军政集团,非得向外攫取一些东西。

然而去年吴侯兴兵攻打江淮,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绝对主动,却在合肥城下遭逢耻辱性的大败。吴侯掌控的兵力大大削弱了,由此,吴侯对江东的控制也再度削弱。

这种削弱,其实为玄德公,为诸葛亮所喜闻乐见。在乱世中最好的盟友,莫过于一个足以自保但虚弱的政权。

但吴侯毕竟是非凡人物,他不会坐等着政权内部的矛盾像火山那样喷发出来,他一定会做些什么,来竭力满足饥肠辘辘的部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