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只是税赋的优免。”史鹏飞又道“我听说,读书人所有的优待都会取消。”
“什么?”有人激动的差点跳起来“廪生也要取消?”
明朝生员(秀才)有三个等级廪膳生、增广生、附生。
明府、州、县学生员最初每月都给廪膳,用以补助生活的,就叫廪膳生,名额都有定数,明初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每人月给廪米六斗、每年给四两银子,有时也会发些油盐之类。
放在后世,等于考上大学就由国家给钱养着。
听到这条也要取消,现场都炸锅了。
“今上岂能这么干,这不是要让天下读书人起来反对他?”有人愤愤不忿。
史鹏飞眼珠一转“明纣王进京,杀了多少读书人,天下读书人也没起来反对啊。”
“大伙都不同心,自然毫无作用?”
“当召集所有读书人,一起向朝廷施压。”
“就怕引的今上雷霆震怒。”
众人你一言我语,有人提议回去鼓动所有读书人起来闹事,也有人怕皇帝和明纣王朱棣一样大开杀戒。
就在这时,史鹏飞道“我观今上,非常爱惜羽毛,进京之后几乎没杀一个读书人,对解缙、徐辉祖之流也是刀下留情,摆明想告诉天下人,今上仁厚,性格温和,爱民如子。”
有人振臂回应“他想当明君,咱们就成全他,只要鼓动天下读书人起来同心协办,朝廷一定不敢这么对待读书人。”
“云台兄说的有道理,谅今上也不敢动刀杀人,他不怕后世说他暴君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时史鹏飞高高站起,甚至一脚踏在桌凳子上,大声道“此事事关重大,大伙一定要同心协力,只要天下所有的读书人都支持我们,今上也只有妥协。”
“云台兄振臂一呼,天下响应,此等壮举,必然留芳百世。”
“说的好,来,干了这杯。”
包厢里四个热血青年,被史鹏飞一鼓动,纷纷发下大誓,要鼓动天下读书人一起反对皇帝新政。
他们打算在明年一二月串连。
这五人来自三个省,浙江、江南、山东,先各自回到自己所在的省,然后在明年二月份的会试前,鼓动考生和天下读书人。
按大明律,原本是三年一次科举,但历史上在永乐四年(1406)
后,一直到永乐九年(1411)才开考,接着朱棣可能为了弥补,又在永乐十年再加了一次。
原历史可能因为北伐或建造北平皇城等原因推延了,这次是因为讨逆战。
朱高煦上位后,正好在明年(1409)二年举行会试,还在三年期内。
五人饮酒为盟,于第二天纷纷离开京师,回到各自家乡。
---
数日后,黄淮他们准备好完善的几个章程,包括《大明赈灾方案》《大明水利建设方案》《大明粮仓建设和管理方案》等,朱高煦召六部尚书、六部侍郎在武英殿共阅,查漏补缺。
夏原吉立马又叫,这需要好多钱。
六部左右侍郎还是第一次参与这种小会,倒没人敢哼声,估计还不习惯。